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反思点评 > 初中音乐反思 >

《民族花苑》课例与点评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摘自:《宝山教研网》

本课是《民族花苑》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教学目标为: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的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同时学习速度、力度等音乐知识,感受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在设计中,力图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尊重和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预备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出发,选择合适有效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创设旅游情景,随着多媒体游览风景如画的少数民族地区,将听觉、视觉、动觉相结合,每进入一个新的教学环节,都以调动不同感官的感受为切入,如:《瑶族舞曲》以听觉切入,《追鱼》以视觉切入(欣赏傣族生活场景及葫芦丝演奏),《阿玛勒俄》以视听切入(聆听音乐、观看“在北京金山上”舞蹈录像),实践了“音乐以人文为主线,人文为音乐作铺垫”的设计指导思想,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而始终处于积极亢奋之中。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为此,我在本课中为学生设计了欣赏、吹奏、舞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和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多种经历获得一种音乐经验,一种经历为多种经验的获得服务,是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本课意图在这一点作些尝试。

课例:

音乐课《民族花苑》

学校:进修附中

班级:预备( 1)班

执教:肖凤

日期: 2005/12/2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A、(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3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速度

力度

表现情景

第一段

慢 -快-慢

弱 -强-弱

少女偏偏独舞姑娘们群舞小伙子加入气氛欢快热烈

第二段

一对恋人边歌边舞情韵连绵憧憬幸福明天

第三段

慢 -快-慢

群情欢腾笑声、歌声、舞蹈交织成强烈的情感高潮

B、(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C、(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

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 ?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

“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

手部动作:甩袖

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D、(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

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点评:浦钟兴

本课执教者始终环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即感受与体验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和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六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设计了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美感。我国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执教者精心选择瑶、傣、藏、维四个民族的音乐为代表,重点让学生通过“听、赏、演、动、创”来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和特点,并借助时空延续和拓展,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奥秘。本课突出音乐本位的原则,避免了借所谓“人文切入”为由,将音乐课变成时装展示、风光游览、民情考察课的倾向。

本课突出一个“实”字,首先是“真实”,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从无体验到有体验,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其次是“朴实”,本课执教者不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华美,体现了一个每周上 16--18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音乐课的教师所能上出的现实的较高水准。就教学策略和方法而言,创新无疑是永恒的追求目标,但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翻出一个新花样,“有效的就是好的”也不失为一种追求。其三是“实用”,本课的设计便于在面上学校推广,有利于新教材使用实现大面积丰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