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反思点评 > 初中音乐反思 >

《非洲灵感》教学案例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摘自:《镇江教研网》

课题名称:非洲灵感

使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4册第二单元《非洲灵感》

适用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

⒈欣赏《鼓乐》和《多根的求雨仪式》,了解非洲鼓乐的特点,功能。

⒉非洲歌曲《fonga》的演唱与表演。

教学设计思想:

非洲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很特殊,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从心底激发起他们对非洲音乐的喜爱之情,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及认识基础。我从以下三点思考、设计本课:

⒈综合感受,把握重点。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我从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非洲鼓以及富有特色的节奏入手,并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但是,考虑到教学内容是非洲的民间音乐,在实际生活中常以歌、舞、乐综合的形式呈现,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含义,所以,我想学生不仅要了解教学内容音乐上的特点,更应当对非洲音乐的本来面貌,对它的综合性,社会性有一定的感悟。

⒉精心选材、视听结合。

教材提供的音乐素材很有代表性,我选用了《鼓乐》,除此以外,还补充了视频《多根的求雨仪式》,让学生能真实地看到非洲人音乐生活的场景;补充了歌曲《fonga》,让学生能在情境参与中加深对非洲音乐的感受、理解。

这些补充素材短小凝练,原汁原味,既帮助说明问题,又便于学生参与,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

⒊实践体验、自主发现。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本节课,我将“欣赏分析”与“实践体验”,“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发现”相结合,设计了“学敲非洲鼓”、“聆听非洲鼓”、“理解非洲鼓”、“运用非洲鼓”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看、听、动、想、唱等多感官的协同活动,体验到非洲音乐节奏的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启发他们在体验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⒈以多元、开放的心态接受非洲传统音乐艺术,并对此感兴趣。

⒉感受、体验非洲鼓节奏的复合性和创造性特点,初步了解非洲音乐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和一定的社会性功能。

⒊积极参与“复合节奏体验活动”、“非洲歌舞《fonga》”等集体性音乐活动,表现出较好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解放肢体,释放心情,大胆创造,感受到融洽、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解析:

一、情境创设

多媒体滚动呈现关于非洲音乐文化方面的图片,同时播放节

奏鲜明,动感十足的鼓乐。座位设计成U形。

学生一进教室,立刻被音乐和图片所吸引。

师生由音乐和图片展开简短谈话,直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非洲音乐。

二、学敲“非洲鼓”

师: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非洲老师,咱们跟着他来学敲非洲鼓。

跟着《学习康加鼓》录象片段学。(以自己的腿面为鼓)

看----模仿演奏----边念节奏名,边奏

学生由慢到快,由不熟练到熟练。教师始终在过程中击衡拍控制速度和节奏。

[设计意图:录象是非洲鼓演奏家的教学带,选择的片段为一个短小节奏从慢到快的演奏手法示范,直观易学。教学直奔主题,从学生的模仿学习开始,从直接体验入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到“非洲味”。同时,此为短小节奏,单声部的感受,与后面复合节奏的体验活动作准备。]

三、聆听“非洲鼓”

师:同学们演奏得真棒,有点“非洲味”了,但真正的非洲鼓乐是不是这样呢?

⒈初听《鼓乐》。

边听边思考:你对这段音乐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除了鼓声以外,还有其他乐器的声音吗?

学生交流听后感。(学生谈到:有铃铛的声音,鼓声听起来很复杂,很快。)

教师小结,并抓住学生对鼓声的感觉,引出下面有关节奏复合性的体验活动。

⒉节奏复合性的体验活动。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3456

⑴学生在老师衡拍鼓声的伴随下匀速击掌。

⑵师:这6拍中有的可以重拍,有的可以轻拍。请一位同学将你想重拍的数字圈出来。

学生圈出:①2③45⑥。在老师衡拍鼓声伴随下,学生击掌。练熟后,要求学生心中默念数字,遇到轻拍的不出声,重拍的击掌。

⑶换一学生圈出自己想要的重拍。

学生圈出:1②③4⑤⑥。在老师衡拍鼓声伴随下,要求学生心中默念数字,遇到轻拍的不出声,重拍的击掌。⑷分别用两种图形,表示两条节奏,请学生分组按照图谱演奏:

先弄懂谱意----教师衡拍鼓声伴随下,轻拍尝试----请一学生帮助教师敲衡拍,学生练习,教师手指谱例,给予速度上的控制----请四位同学,两两一组,在全班展示。要求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次我们敲的非洲鼓节奏感觉和课开始时敲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感受。

⑸教师小结,点出非洲音乐重要特征之一:节奏的复合性。

师:非洲的鼓乐听起来很复杂,那是因为若干只鼓在一起,横着看每只鼓都反复演奏着自己的一段节奏,竖着看每只鼓不同的节奏叠加在一起。鼓声纵横交错,象织布一样,织出了如此独特的效果。这是非洲音乐重要特征之一:节奏的复合性。(在这段小结中,老师借助手势、黑板图谱,增强了叙述的形象性。)

⒊再听《鼓乐》

边听边思考:你能听出几种不同节奏的鼓声?(听的过程中教师在鼓声逐一进入处以手势提示欣赏)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聆听非洲鼓”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不仅听,而且能听出一些“所以然”。音乐的特点不是靠老师的讲授,而是通过巧妙的体验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明白其中的奥秘,其教学效果非常好。印证了“音乐学习一定要遵循音乐自身特殊的学习方式”这一重要理念。]

四、理解“非洲鼓”

师:大家感受了非洲鼓节奏的特点。在非洲,鼓是传统音乐的灵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器。那么,鼓是不是仅仅是一件乐器呢?非洲人演奏鼓是不是仅仅供人们坐着欣赏,好听开心呢?老师带来一段非洲土著的录象,请你边看边注意:录象中表现的是什么场景?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欣赏《多根的求雨仪式》。

学生围绕问题谈看录象的感受。(生:录象表现的是部落求雨的场景。有鼓手,还有舞蹈的人以及围看的村民,他们在跳很自由的舞蹈,还不时发出叫声。)

教师小结:多根部落的族人们用舞蹈、用鼓声,表达他们求雨的心愿。这是一个与宗教、祭祀有关的仪式活动。这种鼓、舞、乐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非洲很常见。复杂多变的鼓点,自由即兴的动作,虔诚专注的神态,显示了非洲人超长的艺术天赋和自然淳朴的民风,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原始美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拓展性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非洲传统民间音乐生活的状态,理解“非洲鼓”、“非洲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这里,不用详细、复杂的讲述,只需精炼地点拨即可。]

五、运用“非洲鼓”

师: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音乐的认识,老师介绍给大家一首非洲歌曲《fonga》,它是非洲人在欢迎朋友时唱的。

⒈教师范唱。

⒉学跳简单的非洲舞动作(马步,双手平伸,与相邻的人手接手,围成一圆圈,向左走圈)。在走圈中,再听教师演唱。

⒊两遍后学生跟唱。注意启发学生唱出风格:抓住字头,很有节奏感。

⒋学习简单的上肢动作,明白含义:用我的头欢迎你,用我的身体欢迎你,用我的心欢迎你,我没带武器欢迎你。

⒌学生边跳边唱。

⒍教师问题引导:按照非洲的音乐风俗习惯,我们的舞蹈还少点什么呢?

学生提出要有节奏乐器伴奏

师:对,在非洲歌唱、舞蹈以及奏乐常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的表演形式。我们怎么来给这首歌配伴奏呢?

出示前面演奏过的节奏:

1②③4⑤⑥

①2③45⑥

学生拍一拍,唱一唱。教师提示,实际演奏中可以即兴改变重音

位置。

⒎综合表演:非洲原始部落欢迎仪式,老师提供面具。

十名学生自告奋勇担任“鼓手”,用桶、盆作鼓演奏。

其他同学围圈扮演原始族人,边唱《fonga》边舞蹈。

[设计意图:此环节前是围绕“鼓”的听、奏、看、析,这里在一个具体的情境性活动,将唱、奏、舞结合,师生在参与中对非洲音乐的理解从“鼓”“鼓乐”拓展开去,可以获得更加立体和丰满的印象。]

六、回顾

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关于非洲音乐的学习感受。

教师小结:也许是太阳的炙烤赋予了非洲火焰般跳动的节奏,也许是神灵的青睐赐予了非洲人独特的艺术气质。从他们灵动的鼓点、自由的舞蹈中散发出的生命活力和原始美感,让每个人感动和叹服。

 

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文化,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进一步研究。

在《鼓乐》声中学生离开教室。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非洲鼓节奏复合性特点。

解决方法:听动结合、参与体验。

教学方法

活动实践、体验感悟、视听结合、平等交流、探讨发现。

点评

本节课在每个环节都注意设计让学生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教师激情感召下,学生饶有趣味地投入课堂,表现出对学习内容较高的热情,教学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本课教师精心组织教学素材,有效帮助学生感受、了解非洲音乐。在问题设计上非常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指向音乐本体,针对性较强。教学中既有教师的问题引导,又有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理解。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