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器分类 > 民族吹管乐器 >

竽-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竽,古代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64、Ⅱ―67至Ⅱ―70)。据《周礼・春官・笙师》郑玄注、许慎《说文解字》、应劭《风俗通义》等记载,竽属匏类乐器。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参照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竽,推测它们可能是为折叠管而设置的。

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吴竹竽二支,分别长87、78.8厘米。斑竹竿一支,长91.8厘米。竽斗木制,髹漆,十七管,有细长的吹嘴。与当时的十七簧笙相似。《旧唐书・音乐志》:“今之竽笙,并以木代匏而漆之”。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一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