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淮剧 >

淮剧的历史溯源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淮剧,起源于江苏省盐城、阜宁、淮阴等地区,流行于苏北、皖北、上海市及沪宁沿线一些城市。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淮剧是由田歌、民谣等民间说唱吸收花鼓、莲湘等舞蹈而形成以说唱为主的地方小戏,当时的从业人员均为农民,他们忙时种田,闲时唱戏,是半农半艺性质的活动。凡逢庆丰收的祭祀等,就参与做神会的香伙戏。他们既“念忏”,也搭台唱戏文。还有一些落泊艺人,打着响板挨门卖唱,人称“门叹词”(一说“门弹词”)。自盐城阜宁艺人、香伙“僮子”与淮口(淮阴、淮安)艺人联合演出后,形成新的演出形式,历史上将其称为“三可子”。

徽剧流传到盐阜和两淮地区后,对“三可子”的影响极大,在与徽戏同台演出中,吸取了徽戏的表演技艺,这种同台演出的形式,被称为“皮夹可”,从“皮夹可”的演出形式中,吸收了养料,丰富了剧目,渐渐地朝着戏曲方向发展,逐渐地形成了淮剧艺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淮河洪水泛滥,苏北各地贫困农民,淮戏艺人,纷纷举家逃荒,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涌向上海。

民国初年(1912年)开始,流落在上海的淮戏艺人,为了改善生活,便之五人自由组合演唱淮剧卖艺。

1916年,上海有了首家演淮剧的“群乐戏园”,淮剧开始向剧场艺术过渡。

从二十年代末开始,著名京剧演员高雪樵、赵松樵等先后参加淮剧班同台演出,主要形式为京、淮演员各演折子戏,或间隔安排,也时有剧中演员各唱本剧种的腔调,因而有“京淮不分家”“一台淮戏半台京”之说,这种演出形式,在历史上被称为“京夹淮”。

由于“京夹淮”经常演出,给淮戏带来了京剧剧目,表演艺术,音乐伴奏和舞台美术,从而整体提高了淮剧的艺术水平,使剧种趋向成熟,在此期间,淮剧艺术赢得了田汉、洪深和欧阳予倩等一批艺术名家们的关注和喜爱,宋庆龄女士也曾观看过淮剧演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劳动人民自己的戏曲倍加关怀,使淮剧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立于1953年5月的上海淮剧团是申城成立最早的国家院团之一。老一辈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都先后看过上海淮剧团的演出。1985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淮剧《水漫泗洲》,1993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同志在北京观看了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的演出。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