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越调 >

湖北越调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湖北越调,是湖北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又称襄河越调高腔越调、大越调。主要流行于鄂西北汉水中上游地区的谷城、老河口等地。所以湖北越调在鄂西北俗称“襄河越调”,在谷城称之为“谷城大越调”,在前不久谷城文化部门为该剧种申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我应邀参加了这个剧种的进一步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这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我又一次走近了湖北越调

湖北越调是山西、陕西的梆子腔流传到鄂西北后,与本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后所产生的地方戏剧种。从现存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湖北越调的行当齐全、程式完备、剧目众多,不仅在襄阳一带有着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后来还流传到了郧阳、远安以及与此地相邻的河南等地。湖北越调除了业余班社的演出外,活动在这里的湖北越调皮影戏班子,对越调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该剧种的声腔艺术发展严重滞后,建国后除了谷城石花镇、老河口的马家岗等地有半专业的剧团演唱越调外,其它地方几乎没有越调的踪影了,仅剩下一些皮影还戏在演唱越调。湖北省艺研所(原戏工室)上世纪八十年代采录的越调音乐资料以及我们近来收集、录制的音像资料,几乎都是皮影艺人传下来的。笔者曾经走访过当年老河口马家岗越调剧团的两位老艺人,他们参加过戏曲舞台的演出。一个叫皮之法,他唱旦角,另一位是刘兆安,演老生。他们介绍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北越调的演出情况,那时的业余剧团是越调曲剧一起演。剧团排演的都是现代戏,如《红岩》、《红灯记》、《沙家浜》、《朝阳沟》等(估计这些剧目大多是演唱曲剧)。湖北越调的历史上,是没有女演员的,从未见过有女演员参加演出的记载。生角、旦角全都由男演员扮演,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其声腔一直沿用男女同腔同调的办法。两位老艺人都提到“湖北越调的拖腔太多了”,“年轻人大都喜欢听曲子”(指河南传过来的曲剧)。“后来我们也就改唱曲剧了。” 通过他们的谈话,也看出了湖北越调的观众群体正在慢慢流失。

谷城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独具慧眼,在最近几年的“申遗”工作中,由文体局牵头,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湖北越调这一传统戏曲文化资源。通过“传承旧调演绎新曲”来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当前,谷城县文化馆、县剧团正在推出新型湖北越调曲目《打金枝》选段等,在叶祥成、叶东升两位越调老艺人的正宗传承下,几经磨练,全新的视听效果已经初露端倪。笔者参加了这一工作的全过程,对湖北越调的传承与发展,有了一些更新、更深切的体会。

湖北越调的传承与发展,要把握该剧种的三大特点,尽可能张扬之。一是湖北越调有一套完整的板式变化音乐体系,这在一些地方小戏剧种里,是少有的。“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形式,十分利于我们拿来表现情绪,刻划人物,完成戏剧任务。二是唱腔尾音,用假嗓(或真假嗓相结合的方法)翻高演唱,在湖北越调里,称为“鸟音”。三是有特色鲜明的伴奏乐器―“四弦”(也叫“四胡”)。四胡是四根琴弦,一三弦是一个音,二四弦是一个音,弓子的马尾分作两股,演奏出来是双音效果,其声响别具一格。我这次为湖北越调重新作曲、编配唱腔时,对上述三大特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我首先选择了大家熟悉的《打金枝》里的一段戏,《打金枝》是梆子腔系剧种共有的剧目,公主唱的“头戴着美翠冠珍珠宝盖,身穿着龙凤袄红绣花鞋……”,晋剧豫剧秦腔等剧种的这段唱腔在民间早有流传,现在用湖北越调的旋律、谷城的方言和音韵,加之华丽委婉的“鸟音”以及 “四胡”的伴奏,使得唱腔本身就具有了较为鲜明的剧种特色。

在湖北越调的传承与发展中,应该找准难点,变其为突破点。首先要突破的难点是传统的湖北越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声唱腔。湖北越调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是没有女演员参加演出的,更不用说出现过名旦名角了。戏里的男女角色都由男人扮演,女角的演唱,不像京剧和其他剧种那样使用小嗓,而是采用男声的本嗓报字,拖腔时才用假嗓翻高(也就是前边讲的“鸟音”)。在我接触的所有声响资料里,没有一段女演员演唱的女腔。以前收录的一些唱腔,都是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录制的,男艺人演唱的“女角”唱腔因为受到伴奏的音高、调高的制约,与老生唱腔的音高、调高没有区别。所以,湖北越调的恢复和传承必须解决男女同腔同调的“硬伤”。去年,我突发奇想,让老艺人叶成祥不要伴奏,让他自己清唱了一段《打金枝》里公主的一段戏,叶成祥这时的演唱与不受伴奏音高的限制,音域比原来的加宽了,韵味也好多了(起码有了女角的韵味),下一步就是记谱、整理,重新作曲和编配,在这个过程里,我才用了越调固有的一套板式“慢板【越调】―中板【垛板】―快板【二流】―散板【慢二流】”,编创时特别注重了旋律性和女声的歌唱性,对该剧种的三大特色尽可能地张扬之。经过与演员的不断磨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尽管唱段还是个雏形,不算完美,仍在修改之中,但人们还是倍感亲切。很长一段时间在谷城县剧团的大院里,随处可以听见“头戴着龙凤冠 珍珠宝盖”这段湖北越调女腔的旋律。演唱者李春阁被大家称作是湖北越调“女声唱腔第一人!”

再一个难点就是湖北越调已经“休眠”多年,观众对这个剧种已经十分陌生了,传承者断档,欣赏者断代,何为“湖北越调” ?!是我们必须逾越的一个重大难关。这一点,谷城文化部门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以演出“唱腔选段”起步,让当地群众了解一下它的声腔韵味:第二步是通过中小型剧目的排演,如三小戏、小喜剧、传统的、新编的等,把湖北越调的综合特色介绍给人们,再往下是排演适合湖北越调上演的大型剧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