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管子,古称筚篥、 篥、笳管。古代曾有一种称为“管”的吹奏乐器。《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尔雅・释乐》:“大管谓之 ”。《说文解字》:“管如 ,六孔”。《宋书・乐志》:“……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此种管久已失传。
现代管子原为古龟兹乐器,西汉时期流行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北魏以来开凿的云岗石窟中有吹管形象。《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隋开皇初年(581年左右)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后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应用颇广,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形制。管子在宋代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有头管之称。早期管为竹制。唐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剪削乾芦插寒竹”。宋《乐书》:“ 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史・礼乐志》:“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至明代,管身改用木制,《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木制管的音色更为淳厚。明清两代,管子广泛流行于民间。
现代管子由哨、侵子和管身组成。小管哨芦苇制,一端用细钢丝扎住,另一端烙扁,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芦竹制,插入侵子里。侵子铜制、锥形,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长茎竹或红木制作,呈圆柱形,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或九孔(后二孔)外表涂漆侵腊,两端套金属圈防裂。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音域:小管a1―c4,中管a―d3,大管A―d2。
管子用于河北吹歌、冀东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民族乐队、戏曲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河北吹歌使用大管和小管,小管音色高亢明亮,宜表现活泼、热烈的旋律;大管音色深沉、浑厚、略带凄怆,长于抒情性描绘。各种管可更换不同的哨子升降音高。
管子的演奏技巧有颤音、滑音、垫音、溜音、吐音、花舌音、打音、跨五音、涮音和齿音等。利用口形变化模拟人声、箫声和动物的鸣叫。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传统乐曲有《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柳青娘》、《放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