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器分类 > 民族打击乐器 >

八角鼓-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八角鼓,满、白、汉等族打击乐器。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东北、华北地区及云南大理、剑川等地。

据传,它由满族八旗的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料镶嵌而成,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明代中叶流行于北京,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都城八绝之一有刘雄为八角鼓绝。其后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发展为说唱曲种,沿运河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一带,演变为“山东八角鼓”。

鼓身较小而扁,框高5厘米,对边长19厘米。框用红木制作,蒙以蟒皮,羊皮或马皮,四周边缘镶嵌骨片装饰,边框的七个面上,镂成扁圆形窗孔,各装一对铜制小钹,还有一面边框装有小铜环,系两根丝质长穗为饰。

演奏时,左手持鼓,鼓身竖置,右手敲击鼓面发声,有坐、弹、垫、轮等技巧。摇震鼓身,小钹互相碰击发音。左手亦可弹击鼓皮反面。弹鼓面与摇鼓身相结合发出声响,清脆悦耳。主要用于伴奏说唱“单弦”(又名“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由演唱者自打自唱。白族八角鼓,又名金钱鼓,用以伴奏歌舞,左手持鼓,右手掌击。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