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材分析 > 高中音乐教材 >

新音乐课程教材《音乐鉴赏》实用新说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石岩公学教育网》

《音乐鉴赏》作为普通高中新音乐课程改革实用的必修课教材,以她超前的理念、全新的版本,展示于全体高中师生面前,教材给予了我们的学生无尽的精神财富及宝贵的人文内涵。但作为新教材,也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理应站在主人翁的高度,对教材进行科学研判、合理运用、挖掘价值、克服弊端,方能尽到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回顾两年的课改历程,我们既探索其目标、钻研其内容,探究课改形式下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围绕新教材所做的付出何止许多许多。下边就自己在课改实践过程中如何应用教材及探究教法的粗浅体会、方法与同行们探讨、切磋一下。

一、教材潜在的教育因素及凸出的挖掘价值

新音乐课程必修课教材《音乐鉴赏》(下称教材),是课改实用的一本好教材,其潜在在的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材强化了对民族音乐的浸透与教育。

2.教材注重了对世界音乐的了解与鉴赏。

3.教材集中了中外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营业套餐。

4.教材保持了严肃、高雅的格调。

5.教材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及世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6.教材注重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水平。

从细微处入手,发现、研讨,总结教材的靓点,这对于深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使他们能在音乐鉴赏天地里遨游,从而提高其文化素养与内涵。无论从培养他们作为一名准大学生还是未来劳动者,其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学生感到从新教材中受益匪浅,我们的教学也因此而硕果累累。

二、对教材的几点质疑及相关应对措施

(一)疑点

1.教材的课时量设计有脱离普通高中教学实际之嫌

普通高中高一年段上下两个学期中差不多各有20个教学周,但并不是全部用来上课,其中,期末复习考试2周,新生入学后军训1周,五一、十一长假l周,学期中段考l周,音乐本科目考l周,合起来差不多56周(社会实践、体检以及校校歌、国歌等的规范等活动时间还没算),也就是说每一学期内音乐课上课的时间只有14-15周,相对上课时数只有1415节(每周1节),上下两学期只能上2830节课,那么按教材规定的34节的课时量未免牵强,无疑是难以完成的。

2.教材单课时容量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教学实际

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外作品,有的作品长达十几分钟至二十几分钟,而且每课都设有二到三支乐曲,课堂上稍不紧凑甚至动作稍不麻利一点,半个钟就过去了,比如第十五课《贝多芬》一课,欣赏《第二十三钢琴奏呜曲》和《第九交响曲》,光是放音乐就要29分钟。第二十四课《高山流水志家国》中的《广陵散》和《流水》,音乐净长25分。第二十九课《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听一遍的时间就要30分钟,由此可见课堂上的时间是多么的紧张,有时我们会自己问自己,40分钟到底能做什么呢?况且有的作品光靠听是不行的,比如:对作品的了解、介绍、作者简介、背景的介绍及作品所涉及的一些相关的音乐事件、音乐故事等也都是必须要搞清楚的,这都需要一定时间。每课之后还有必须的拓展与探究,因此,必要的议、评、论、说等程序又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如同鸭子听雷般等于没听。何况我们都知道,作为鉴赏,有相当的作品决不是听一遍就听得懂的,否则充其量也只能是皮毛,有“赏”无“鉴”而已。而每生配MP3光盘课后聆听的作法也未必可取,因为问题清楚地摆着,尽管我们口喊减负,而实际上减负的效果并非那么明显,加上高考也并没有加进实在的音乐鉴赏的内容。因此让学生课后耗时听曲未必是好办法。少数的“先进分子”能做得很好,而多数学生则屈于“压力”、“超负”而无奈弃之,也并不符合音乐普遍教育的初衷。

3.教材在板块设计和章节计划方面缺乏系统性与计划

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在存在板块设计不周,章节计划无序的现象。其实音乐鉴赏的内容无外乎两大块,一块是中国音乐鉴赏,一块是外国音乐鉴赏。而中国音乐部分则给人无序之感,比如: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结束后,从时间上应处在学期的中间,而中国音乐鉴赏部分还没有学完,教材却进入了外国音乐部分,到了学期结束该放假了,外国音乐部分却又没有学完,撂在了中间,到了下学期的后半段的第十四单元才算又进入了中国音乐部分,致使中国音乐部分被外国音乐部分隔裂开来,而外国音乐部分又被寒假隔裂开来,按教材顺序两部分均不完整,像这样编排方式似乎遮掩了教材匮乏音乐史线性(或史志性)的瑕疵,但却难免给人从东扯到西的感觉。再如教材第一课的第一句话便是“你可知道高山流水的故事……而让学生聆听的作品却是柴柯夫斯基的大作《悲怆》等,滑稽的是,到了教材的后半部的第二十四课却又才开始听《流水》,费解之处在于,一是从开始介绍“高山流水”的故事到聆听其曲间隔太漫长了,二是在第一课《学会聆听》中,一开始就听《悲怆》也未免太牵强、超前了。凡此种种都表现出教材在内容及设计方面的瑕疵。

4.教材内容中所选外国经典颇多,而民族经典甚少

教材列选了大量欧洲十八世纪后的经典子乐,这是好的、成功的一面,此举既让学生了解到了西方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的严肃、高雅、绚丽恢宏,又使我们的的学生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但相比之下,所列选民族音乐却经典甚少,比如,作为新中国的歌声,也作为民歌经典的郭兰英、郭颂、王昆、胡松华等老一辈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比如《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新货郎》、《赞歌》等。她们的歌声伴随了新中国的建立与崛起,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再比如民乐中的经典:《春节序曲》、《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江河水》、《战台风》、《十面埋伏》、《百鸟朝凤》、《赛马》等,以上本土音乐之经典均不在教材所选之列。其实想一想,若能挖掘题材,想方设法地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并增强其民族自尊、自信心及自豪感,才是难能可贵的,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应对措施

1.根据教材课时量相对学期内实际授课时数偏多的问题,教师可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适当调节。

如本人在作课时计划时将第四单元《京剧》(2节)和第三十二课《歌剧艺术》(1节)及第三十三课《流行风》(1节)放在最后面作机动动课,理由是京剧和歌剧己超出纯音乐艺术的范畴,属更高级综合艺术之列,何况在选修课中己专门安排了戏剧的内容。而三十三课《流行风》也因其音乐素材的流行性、风格上与教材内在的清纯、严肃的格调相悖(尤其是与本土音乐)而放在机动之列。

2.有的单课时无法完成教材内容,教师应开动脑筋,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容量并使之最合理化。

方法有:(1)首先保证主要曲目的鉴赏、学习。(2)个别大曲可聆听主导乐段、个别课时内实在完不成可选择其中一首或主要片段学习,从而确保课时内整体教学的效果。

3.根据教材板块设计不周,章节计划无序的问题,教师可在尊重教基础上酌情调整布局。

如根据一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的特点,在尊重教材不随便增删的前提下,我把教材归纳为两大块,即民族音乐部分和世界音乐部分。上学期重点学习民族音乐鉴赏部分,而下学期则重点学习外国音乐鉴赏部分。其中课时计划的顺序是:开始按顺序到第七课之后接二十四课,再按顺序到三十课之后接三十四课,学期计划授课15节。下学期从第五单元第十课按原顺序完整上到第十三单元第二十三课,学期计划授课十四节,内容不够再用机动教材补充。由此理顺板块,章节的布局,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学习线索及脉络。

4.根据教材所选外国音乐经典颇多而民族音乐经典甚少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留意、发现浏览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

作为教师,充其量权力范围只能是向学生多作宣传、推介,告诉我们的学生要知道我们的民族音乐中尚有好多优秀的、值得骄傲、自信的经典之作。

三、教法探究

研究教法,对教法精益求精可以说是我们每个教师最煞费苦心的事情了,对于讲、论、启、说等诸法已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每位教师都有一套绝活,在此不必浪费时间。而对于《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则需要对教法进行创新、改革,需要把传统教法加以升华,方能声效俱佳,成效卓著,这也是课改赋予我们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在课改实验中,本人创造出“讲”、“评”、“哼”、“涌”、“演”五种教法,供大家参考:

1.“讲”。这里说的不是通常的讲,而是讲故事,很多作品(曲目)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或相关音乐事件,课堂上开展小小故事会活动,发动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民间故事(或音乐故事)进行演讲,这对于挖掘音乐的内在情绪及文化内涵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高山流水》、《孟江女》故事等。

2.“评”。是指人人争当小小评论家,以评论家的姿态,站在评论家的高度对作品进行评价、论说,此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印象、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如:对德彪西的《大海》的评论,对《黄河大合唱》、《你是这样的人》的评论等。

3.“哼”。是指教师用哼鸣的方法(如用嗒塔塔、绑绑绑、打嘟噜、吹口哨等方式)将乐曲的主题或主导乐句哼唱一下,这样,由于在一部大型作品或和声性很强的作品中往往主旋律很难分辨,这种哼唱会起到很好的助听、提示、加深印象的作用。

4.“诵”。“诵”即朗诵,如在26课李淑同的《祖国歌》,30课《忆秦蛾.娄山关》及29课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的朗诵等,教师如能有一手朗诵的好功底,无疑也会使我们的学生眼睛一壳,从而更有效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把握作品的音乐、艺术形象。

5.“演”。“演”即表演,是根据音乐内容、情绪、背景等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短小课本剧,哑剧等。比如在学习第25课《阳关三叠》,根据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唐代征招徭役戍关,老死不得回家,离家竟成永别。由学生表演如下小舞台剧:人物:妻子,丈夫(或父母儿子)。地点:村口。时间:某冬日傍晚。道具:行囊。背景:大树。剧情:丈夫戍关,临行前妻子(或父母)为其送行,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要求:聆听音乐后表现其愁离别绪。配乐:《阳关三叠》。此项表演对学生理解、表现音乐以及培养其参与意识都是十分成功、恰到好处的。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具有这样表演的题材,像第16课中的《魔王》、《鳟鱼》等。

总之,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样在有限的教材中挖掘出无限的宝藏,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课改赋予我们的艰苦而快乐的使命。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