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材分析 > 高中音乐教材 >

高中音乐第四单元第二十八课教材分析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人教社》

教学目的

一、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的叙事曲和交响诗的音乐风格。

二、使学生从音乐中重温历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

一、关于叙事曲和交响诗

叙事曲:以某一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器乐曲,这一体裁来源于叙事歌,一般篇幅较长,内容富有叙事性和戏剧性。在12、13世纪游吟诗人作有专供独唱用的叙事歌;14、15世纪在法国、西班牙等地,叙事歌成为独唱曲的总称;到19世纪叙事歌则指有钢琴伴奏的叙事性独唱曲,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魔王》。之后,波兰作曲家肖邦首次把这一体裁运用于钢琴作品中,如他的《g小调叙事曲》。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具有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管弦乐曲,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或民间传说、历史事件为题材,它的直接前身为音乐会序曲,内容富于诗意,乐曲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也有用变奏曲式、三部曲式等写成。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于1850年首创这一体裁。交响诗是标题音乐,如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等。最著名的交响诗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一些自称为“音诗”的作品,他把交响诗的体裁发展到具体、逼真地绘声绘形的顶峰。我国的交响诗作品有: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辛沪光的《嘎达梅林》等。

二、作品简析

《十面埋伏》:叙事曲体裁的琵琶独奏曲。乐曲以楚汉相争,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曲式属多段体结构。音乐的构思分为三个部分:(一)战前的准备阶段;(二)战中的厮杀情景;(三)战后的壮烈结局。

全曲由十三个段落组成:(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得知,第一部分战前的准备阶段(1──5段),描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势。

(1)《列营》:D宫调,琵琶弹奏“轮拂”、“扫”的技巧先声夺人,具有紧张、激烈的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战鼓擂擂,激昂高亢的长音好似军号声声,充分展示出古代战场的壮观场面。

(3)《点将》:这段是《吹打》后半部分的变化重复,在时值较长的四分音符或二分音符后,琵琶采用“扣、抹、弹、挑”的组合技法,演奏同音反复的十六分音符,描绘调兵遣将的情景。

(4)《排阵》:曲调简单、节奏规整的新音乐材料,与《吹打》和《点将》的旋律形成对比,描绘将士们斗志昂扬、纪律严明的军风。

(5)《走队》:采用“换头、和尾”的方式,重复《排阵》的曲调,在演奏技巧上作了变化。

第二部分(6──8段),是全曲的重点段落,描述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壮烈场面。

(6)《埋伏》:转入A宫调,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模进发展的旋律形态,加之速度和力度的渐增,造成了一种伏兵重重的紧张、恐怖气氛。

(7)《鸡鸣山小战》:琵琶采用特有的“刹弦”技巧,音响如兵器相撞;旋律采用民间的“鱼咬尾”乐语,展示短兵相接;律动如纷乱的金戈铁马。

谱例:

(8)《九里山大战》:全曲的高潮部分。首先,琵琶采用“夹扫”技巧,再现《列营》楚歌的特性音调,体现刘邦涣散军心、瓦解斗志的攻心战术;接着,琵琶采用“并双弦”和“推、拉”的技巧,表现汉军呐喊震荡、势如破竹的勇猛进攻;最后,军号式音调、马蹄般节奏的音响信号,显示出汉军获胜后收军拣器的情景。

第三部分表现战后的悲壮结局(9──13段),描述楚军惨败、项羽自杀、汉军得胜、诸将争功。由于流传下来的版本有异,再加乐曲过于冗长,所以目前不同流派的琵琶演奏家,在演奏时一般都删去(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9)《项王败阵》:慢起渐快的同音反复音调、沉闷压抑的音乐气氛,表现楚军突围逃亡的惨状。

(10)《乌江自刎》:楚军突围逃到乌江,汉军穷追杀气腾腾,终因两军力量悬殊,以楚军败阵而告结束。这段旋律凄切悲壮,表达了项羽这位一代英豪自杀时的复杂心情。最后全曲收在四根空弦的“划”与“急煞”上,结束了这场酷战。

《嘎达梅林》:交响诗体裁的管弦乐曲。20世纪初,我国一位蒙族英雄嘎达,为了土地和自由领导人们起义闹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最后起义失败。这部作品以嘎达牺牲的历史故事为题材,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各部分的音乐主题均来源于蒙族民歌《嘎达梅林》。

交响诗《嘎达梅林》,呈示部一开始在平稳的弦乐背景上,由第一小提琴弱奏一个建立在g小调上的简短引子,然后,陈述第一主题(谱例见课本“草原主题”)。这一主题由双簧管和单簧管交替演奏,弦乐背景由平静转变为不安。第二主题(谱例见课本“斗争主题”)转入c小调,由铜管、木管分头在急促的分解和弦上奏出。展开部是从马蹄声开始的。活泼的音调、多调性的织体,描写人民为生存而斗争的形象。再现部变化重复了第一和第二主题后,弦乐以激情的颤弓下行,由紧张的高音突然跌落到低沉的长音齐奏,在单调的定音鼓伴随下,力度越来越弱……这时,铜管奏起哀悼的音乐,最后,弦乐颤弓作铺垫,中提琴委婉地拉出《嘎达梅林》主旋律,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力度不断增强直至乐队全奏。全曲层次清晰,音响具有立体感。

“草原主题”是交响诗《嘎达梅林》呈示部的主部主题,E羽调,抒情而优美。尽管旋律隐含着一种辛酸、哀伤,但掩盖不住草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它在再现部中以高八度的形式出现,没有了呈示部中的辛酸和哀伤,在木管三连音与钢琴琶音的伴奏下,这一曲调呈现出一种热情洋溢的情绪。

“斗争主题”是交响诗《嘎达梅林》呈示部的副部主题,G羽调,激昂而威武。这一主题在再现部中由铜管再次奏出,喻示着人民在遭到镇压后,又拿起武器重新投入战斗的坚强意志。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温习历史课本中关于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帝位的史实。

二、《十面埋伏》的每个小标题是学生听赏的向导,教学中,要把它与音响结合起来。

三、将蒙族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与交响诗《嘎达梅林》的主题进行对比,让学生背唱民歌《嘎达梅林》以及交响诗《嘎达梅林》的主题。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