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38.合唱的艺术表现
课程类型: 合唱课程
视频格式: .wmv
教学主讲: 秋里
课程等级:
观看次数:
课程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上传时间: 02-06
在线观看:
下载地址:
观看密码:
密码说明: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观看帮助: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课程: 无相关信息
课程简介:

  合唱艺术表现

  1.要“吃”透作品,搞好歌曲处理。只有对作品进行了充分熟习与精心分析之后,才能搞好歌曲处理并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诸如分清层次,利用“对比平衡”、 “控制分寸”,以及”欲正先反”等艺术规律去安排抑扬顿挫及各种变化唱法;设置平稳铺垫,突出集中,迭宕高潮;讲究句法语气……这一切都是在“吃”透作品 之后才可能搞好表现。

  2.力求真挚自然,不搞矫揉造作。做到Yt,-1-恰当,朴实纯真,天真活泼。装腔作势,分寸太过的表现是难以令人欣赏的。切记艺术就是控制,艺术就是分寸的道理。

  3.注意“四同步走”的表现原则。这是指歌声,眼神和表情,有时需要的少量手势动作以及感情这四者要同时进行。如果四者脱节,表现起来效果就不好。

  4.歌声为主,其他为辅。童声合唱的艺术表现,不搞喧宾夺主,不搞铺张浪费,应该追求自然美、真挚美与纯朴美。以服装为例,可否让合唱队员穿各自干净的服装,既节约又如百花齐放,更富自然美。当然这里也不是反对那种(不是过于讲究装饰的)统一式服装。

  合唱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歌声以外的服装、化妆,外景对口形的拍摄、表情动作,队形变化,道具,队前的少数人表演朗诵等只能是围绕歌声的辅助措 施,有的可少量运用,有的可以不要。如对辅助性措施费力过大,势必影响师生们集中精力去搞好“唱”,也影响观众更专注地搞好“听”。严重的将事与愿违、适 得其反。队形变化宜放在前奏、过门之时进行,要简易迅速,并有利于艺术表现。

  队前少数人离队表演,易使整个合唱成为他们的伴唱,要慎重考虑其可行性。

  化妆宜淡,不用道具或少用道具。童声合唱中的动作表演区别于成人合唱队,具有活泼热隋的优点。但应注意:一不碍发声;二要能起画龙点睛作用;三要少而精。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