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10.示范教学演唱《想着你》
课程类型: 声乐课程
视频格式: .wmv
教学主讲: 刘建国
课程等级:
观看次数:
课程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上传时间: 08-08
在线观看:
下载地址:
观看密码:
密码说明: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观看帮助: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课程: 无相关信息
课程简介:   气息力度与共鸣的关系
  我们要求歌声有高位置、集中、靠前,声音圆润、深厚、丰满而有光彩。这主要依靠共鸣腔体的共振、共鸣和泛音音响。但是要取得这些共鸣音响的作用,要有喉咽肌、软腭、舌肌等的协调工作,但气息力度是否适当,关系很大。
  肺部的气息经过喉器冲击声带之后,已经起了质的变化,即不是气流而是“声流”了。声流里若带了气息出来,这个声音就不纯,就是我们常说的“漏气”现象。这 种一边发声一边漏气的声流,是不可能得到整体的共鸣音响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体上是用力太大,气息过猛声带抵挡不住,喉器的各种肌肉受到冲、压失去 了正常运动的能力,使声带闭合不拢,振动时发出“咝咝”的杂音或者嘶哑的声音。
  气息力度过大,还会使声流到达共鸣腔体之后,失去了回旋的余地,造成过分紧张的声音效果。这是一般训练中应避免的,但有时为了特定的表情需要,也还是可以用的。
  气息力度过大,特别是唱高声时过度用力,会把声流堵塞在脑后,同时会把低声区和中声区的共鸣音响“憋死”,发出象闷雷一样的声音,使歌声暗闷而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声音不集中,靠前的目的也不易达到。
  过大的气息力度,一方面使可变共鸣腔体的肌肉十分紧张,引起调度失灵而影响共鸣作用,失去了控制声波自由活动的功能。另方面那些不变的共鸣腔体,特别是额 窦、蜂窝骨等微小腔体,被强大的声流冲击而失去了高频率的泛音共鸣音响。这种声音仅仅获得头盖骨等的“共振”作用,因而歌声比较干,总是有一种僵硬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