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共鸣的理念追求与实践运用
关于共鸣的声区,现在新的观点认为存在着胸声共鸣区和头声共鸣区两大类。过去也有普遍的观点认为共鸣分为头腔、口腔、胸腔三部分。依照不同的音的高低调整 它们之间的比例。即所谓的演唱高音时头声多胸声少,演唱低音时头声少胸声多。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防止低音松垮而趋于白嗓,反而有必要注意低音在头腔的高 挂,避免其从头声跌落至口腔。
但作为初学者,辅之以一定的口腔共鸣配合训练是可以和必要的,一方面,口腔共鸣容易让初学者有明显的感受,另一方面,易于把握,能较快地掌握咬字中字头焦 点的集中和定位,以及咽腔打开后的韵母的竖立,为下一步共鸣腔的拓展打基础。但同时要兼顾与头声和胸声的结合产生相互的联系,如通过坐稳咽壁,积极上抬上 口盖、松开喉咙、稳定气息、稳定口腔后上部的元音管、放下喉咙等。当学习到一定阶段时,要重视和强调头声区和胸声区的共同使用,适当忽略和淡化口腔共鸣, 最终使得声音在胸腔和头腔之间像一束自由的音柱,实质上也就是获得了包括头腔、胸腔等的综合共鸣即我们所说的混声。
作为初学者,也可以通过打呵欠、叹气加哼鸣、悲伤等方法结合在歌唱中来打开共鸣腔体、获得共鸣腔体。
共鸣腔的运用对任何歌唱者而言,追求都是一样的吗?不,不是的。共鸣腔的运用还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根据歌唱者的声部划分之不同,对于共鸣腔体系的选择也 就有所不同。一般说来,男中音、男低音需要良好的胸腔通道和胸腔共鸣,胸廓的空间要比男高音显得宽广。花腔女高音需要气息支持、声音位置、气流的分布、高 位置,并充分利用头声技巧和横膈的作用。戏剧女高音则充分发挥全身性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和运用高、中、低全身性呼吸系统的功能作用,达到既有浑厚的胸腔 共鸣,坚实的喉室共鸣,又有坚韧的咽腔及面罩共鸣之效果等。简单地讲,中、低声部共鸣腔体系重心略微偏下,常以胸腔第二扣处作为胸腔共鸣音柱的中心点进行 定位和下叹。也有的中、低音采用两个以上的共鸣音柱中心点(包括头腔点和胸腔点等)。男女高声部的共鸣音柱则略偏向于高位安放,多以头声高位置为音柱的重 心点,以至于让音束获得一种安放、高挂、漂浮的存在感。共鸣的意义不仅在于声音的放大,更重要的是赋予声音一种灵魂性。
共鸣腔的运用不是让声音灌满共鸣腔,而是让声音在共鸣腔体内部形成有序的音束。这音束既有存在感,又有放送感。它不是懒散的、盲目的分布。并在这种有序的存在当中,兼有持续稳定感、繁衍感、空灵感和流动感。
共鸣腔的获得取决于呼吸的意念和呼吸的方法,也取决于气息的支持和发声的观念。共鸣腔的运用、共鸣腔的组合、共鸣腔体系的优化和比例的取舍分布,均影响着 声音的效果。腔体松大则声音圆润宽阔,腔体窄小则声音纤细,腔体柔和则声音圆润柔美,腔体硬朗则声音明亮、刚强,腔体竖长则音色丰富柔韧,腔体短小则音色 单纯脆硬。腔体中(包括头腔、咽腔、喉腔、声门、胸腔)如果既有丰富的打开扩张,又有关拢闭合及焦点,则会使声音既通松,又明亮,既丰富,又有亮心儿。
追求头腔共鸣要从吸气入手,要带着头腔一同吸气,发声时用身体的组合状态“遥控前额小嘴”,有一种使声音安放在前额的感觉,并注意用。前额小“嘴来歌唱。 作为男中音和次男高音、女中音和戏剧男女高音要注意通过训练获得头腔、鼻、咽、喉处的咬字和发声,以此来获取良好的咽音和头声,并与面罩的功能相互呼应。
胸腔共鸣主要指在头顶和头声关照之下的身体兴奋,喉室弹性化扩张,以及有横膈膜和上腹部气息支持前提下所得到的胸腔的共鸣。胸腔共鸣在初级阶段呈现出胸腔 内散状共鸣的状态,进入成熟阶段就要追求胸腔内管状共鸣的状态,使声音在胸腔的管腔内激越、激活、存在和向两端传射。
头腔共鸣离不开胸腔共鸣,胸腔共鸣也离不开头腔共鸣,两者缺少了任何一方,共鸣都将是不完美的。
简单地说,面罩共鸣使声音明亮,咽部共鸣使声音坚韧,头腔共鸣使声音空灵,胸腔共鸣使声音深刻厚重。头声、胸声的并用,才能使声音进入自由飞翔的境界。这当时我们的上乘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