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唐代的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歌》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问出,至喉乃噫其词,而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说明歌唱 中首要技术就是呼吸的控制。这里所说的“氤氲自脐问出”指的就是“丹田气”。其实每个健康的人,都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歌唱,。能唱好歌的人,最关键的一点是 懂得怎样巧妙地将气息运用于歌唱。
宋代陈饧的《乐书》,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都对歌唱呼吸的运用做了经验概括。但“气沉丹田”这个演唱技术概念的明确提出者却是明代的魏良辅。他在《曲 律》中说:“择具最难,声色岂能兼备?但得沙喉响润,发于丹田者,自能耐久。”从此,歌唱时“气沉丹田”成为中国民族声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概念,被广泛运用。
西方16世纪末,歌剧诞生之际,“美声唱法”(bel canto)应运而生。在对歌唱技术探讨研究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呼吸的问题。17世纪阉人歌手活跃于意大利歌剧舞台的时代,声乐教学中“呼吸”被提到首 要位置。其中,着名的阉人歌唱家帕奇埃洛蒂(GasparoPacchierotti)的名言“知呼吸者知唱”得到广泛的传播。18世纪后半叶,法国的贝 拉(JeanAntonie Berard)等人,从解剖学入手,对歌唱的呼吸和声带的动能等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出歌唱者吸气时应挺胸收腹,呼吸应缓慢,有控制。1835年德国的曼 什坦(Henrich-Firdinand Manstein)在《波伦亚学派贝纳尔基的歌唱法体系》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歌唱时应该运用胸腹式呼吸法。 什么是“丹田”?它处于人体的哪个部位呢?在西医的解剖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然而,中国古代医学书籍《针灸资生经》中明确指出:“丹田在脐下三寸,方圆 四寸,着脊梁而中央亦是也”。也就是小腹的部位。《中国医学大辞典》认为:“男子之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地,可谓修炼内丹之地。”
不过,“丹田”这个词语最早并不是出现在中医学书籍,而是源自道家。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黄庭经》首次提出了上、中、下三丹田的理论。在阐述道家思想和 丹道修炼方法的《抱朴子·地真》一书中明确了:“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之间者为上丹田。”由于脐下三寸是人体经、络、脉的枢纽,是 聚积男女精灵之气,呼吸之门,也是修炼内丹的场所,所以歌唱中的“气沉丹田”主要强调的是,以脐下三寸的下丹田(中医经络穴位“气海”即脐下1.5寸和 “关元”即脐下3寸之间的地方)为力量的集中点,并在扩张的两肋到小腹之间形成一个倒三角的状态,使呼吸肌肉群产生一种相互对抗的控制力量,控制呼吸的运 动,保持气息内外、上下活动之间的平衡。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
如果从解剖学的角度上看,理解起来会更方便一些。人或哺乳动物体内有一种器官,处于肺部和胃的中间,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一层膜状肌肉,它在呼吸运动中非常 活跃,是调节呼吸的枢纽。吸气的时候,它会自然收缩往下推移,导致胸腔扩大,两肋向外扩张;而呼气时,在腹壁肌肉的推移迫动下,横隔膜则会自然松弛,导致 胸腔缩小。它就是“横膈膜”。
歌唱所要求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正是通过横膈膜的调和统一作用对肺部的呼吸施加影响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吸气时,横膈膜会微微下降,两肋向外扩张。但如 果在吸气时候,有意识地把气更多的吸到后腰以下这个气息支点的话,横膈膜会收缩下降得更多,两个肋骨也会扩展得更开,从而带动腹部自然扩张,气息就填满了 肺的较低部位,会得到较深的呼吸支持;而呼气的时候,人体自然的反应是,腹壁肌肉和两肋收缩,压迫内脏,迫使横膈膜上升。但是,如果尽力控制住后腰以下这 个气息的支点的话,由于小腹与横隔膜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迫使横膈膜继续下降,两肋和腰围继续扩展,自然就在横隔膜和较低肋骨的肌肉之间形成一种深 而平静的对抗力量。这个相互对抗的控制力量正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它能导致气息流动,畅通。
这样看来,“气沉丹田”与“胸腹式联合呼吸”其实是同一个结论的两种不同的表述。虽然中国传统的歌唱气息的控制叫做气沉丹田,西方的歌唱气息的控制叫胸腹 式联合,但殊途同归,它们指向的目标只有一个——歌唱最佳呼吸能力的获得。这种能力不是要扩大肺部的气息储存量,而是要强化气息的控制力量。
在我国传统演唱领域里,“气沉丹田”呼吸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唱名家;西方演唱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一经提出,便作为科学的歌唱呼吸法则,被全世界的歌唱教学界广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