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策略
最后,在选择音乐素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性格喜好。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他们并不愿意接触一些比较古老或者传统的民族音乐,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些音乐十分落后。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渗透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如著名歌手周杰伦的许多作品中都包含有民族文化元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开拓教学视角,立足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选择具有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例如《走江南》中蕴含着浓郁的江南气息,作品中使用了琵琶这一乐器,让整首作品听起来更加温婉柔美,而教师可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小调的特色;又如《游山恋》这首歌曲中包含了戏腔,在音程关系上,巧妙地融合了兴趣元素,让整首音乐听起来古香古色。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当作是拓展性的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魅力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有效熏陶。
五、创建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此对学生形成有效熏陶。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与渗透效果,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校方面的优势,挖掘传统音乐教育素材。
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堂上建立多元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讲解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蒙古族的服饰,引导学生学习蒙古舞,或者将教室打造成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环境。在浓郁的氛围中,对学生形成熏陶感染。教师可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以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堂实践活动,也可鼓励学生成立社团,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搜索素材、排练节目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以深化其学习体验。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主动对校内的教学文化范围进行创新优化,从中体现民族音乐元素。例如,在日常教学之余,学校可邀请一些民间老艺人或者民族音乐传承人进入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互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或者可邀请一些民乐团进入到学校开展文艺汇演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注重实践统筹兼顾
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增强,能够为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稳定载体,教师需落实统筹兼顾的思想。
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方面的统筹兼顾。在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学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要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识,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为保证这一意义能够发挥作用,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需要达到最高程度的契合状态。在包含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初中音乐课堂上,每时每刻教师都在应对着不同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与教学设计,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多元化的情境及问题对学生形成有机驱动,助力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机发展。而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应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不断吸收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知识,更加精准地判断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的特点,以此为学生提供指导,在教与学两者有机平衡的状态下,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
其次,教师要做好民族音乐教学与其他内容教学之间的统筹兼顾。在音乐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中,我国教师逐渐意识到维护民族文化,降低外来文化过度冲击的重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渗透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但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也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独立发展的。例如,在欧洲,音乐文化历经了不同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诸多流派彼此之间也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一情况并没有影响欧洲音乐的发展,没有丧失自身的特点。所以,在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国音乐教师也应该端正态度,能够摆脱故步自封理念的束缚,不仅要弘扬民族传统音乐,也要展示其他类型的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体系下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使之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对比下,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兼容并收的状态下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长远发展。
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增强。渗透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对于当代初中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一方式调整教学框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稳定发展。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多元思想。一方面,要加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能够尊重学生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要求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自我审视并吸收他人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评价对象的多元性,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其对于音乐文化的认识与运用等。在多元体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有效提高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与音乐文化素养,也有助于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稳定传承、长远发展。对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能够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对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情景加以有效创新以及构建。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贯彻统筹兼顾的理念,能够有效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契机,打造特色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艺术大观》2021年第33期。
[2]陈杰《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品位·经典》2021年第16期。
[3]张莉忠《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学课程资源》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