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一舞蹈教育:如何更好的解放天性
(二)关于学生舞蹈的状态表现力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舞蹈表演时需要达到一种绝对真实的状态,要让作品本身富有灵魂,学生对舞蹈状态的把握则凸显其重要性。要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作品的演绎中,并对所要演绎的角色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投入,这样当学生能够达到忘我的投入境界时,也能更好完成对天性的释放,从而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信念感,这对学生的理解和表演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举例来说,在对“秧歌舞蹈”进行学习时,学生需要演绎扭秧歌的艺人,在进行表演时,需要忘情地进入到秧歌表演之中,要学会运用丰富的表情与表演来展现老艺人对于秧歌如痴如醉的喜爱。再如,在演绎孔雀舞时,需要表演出孔雀那种自然灵动的状态,学生在塑造孔雀仙子这些角色时也要在模拟动物的同时让肢体训练能够充分展示动物的特征,所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则务必要求学生的表演状态真实与自然。
三、高一舞蹈教学解放天性的具体策略
(一)突破学生保守的心理防线
要表演舞蹈,首先需要改变学生羞涩、扭捏的状态,帮助学生建立起大方、自然的表演模式,而这便需要教师协助学生构建起一种“自我”的表演状态,当学生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能够合理调动自己的情绪,能够对身体肌肉进行控制,这样便可以为舞蹈表演创造最为有益的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身体肌肉或心理状态不能对意识形成服从,从而导致一种“无力感”,而当这些心理障碍和状态问题得到消除时,那么学生也便能够更好在松弛的身心状态下实现全情投入,继而也更能将舞蹈内容、技巧动作以及自身的情绪状态、情感理解等展现给观众。
(二)关于神态表现力的训练
要让学生能够具备丰富的神态表现力,这也是能够为舞蹈优良效果“添砖加瓦”的关键所在,通过神态学习,也能够让舞蹈表演更富真实感,从而让观众也更容易进入到舞蹈演绎的情境中,让表演的真实感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感动。要关注舞蹈中的神态表演,首先需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予以激发,为此,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舞蹈排练时可以帮助学生对舞蹈情境内容进行设计,为了丰富角色还可以对舞蹈进行剧本创作, 让学生可以对舞蹈有一个丰富且透彻的认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角色进行创造,通过充分融入到舞蹈情境中,融入到角色设定中,从而以神态展示作为舞蹈作品的外在表达方式之一,通过这种“用心”“动情”的舞蹈表演,从而也让舞蹈本身更具情感煽动性,也能让舞蹈角色的形象塑造可以更加成功。
其次,在神态表现的训练中,教师需要重视情感把握,总结来说便是要让学生的感情由心而生,先让学生感受到情感, 然后再将其作为学生表达情绪的“语言”,再以舞蹈这种方式来感染他人。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处于情感充沛、思维活跃的学习阶段,对于舞蹈有着不同的审美和追求,所以先让学生对舞蹈进行学习时便由情感体会来作为引领,以此激发其舞蹈兴趣,这样也能够为学生发自内心展现舞蹈情感带来帮助。举例来说,在学习舞蹈《进城》时,舞蹈中不涉及到华丽服装,也欠缺优雅的舞姿,舞蹈所表现的情感便是为观众展现农名工繁忙劳碌的生活状态,一群群扛着沉重行李包的农民工在飞快的节奏中穿行,从而展示出他们的辛勤和繁忙,当学生能领悟到这种真情实感时,其所表现出的作品也才能够更加以情动情打动观众。
再则,为了丰富学生的神态表现,在解放天性的练习时可以运用眉目传情、神形结合的方式来更好地完成舞蹈作品。从眉目传情来看,则需要增加学生的面部表情,通过眼睛交流,眼神变化来表现情感,让舞蹈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激情也能够由此得到展现,这样通过眼神训练也能够增加舞蹈表演的情感精髓。在形神结合的练习中,学生也要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配合运用, 通过神态和形体相互统一的综合训练,从而也让学生能够由情感来带动动作,继而达到舞蹈表演的协调。
(三)关于形态动作的教学
解放天性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舞蹈动作学习方面,这也是解放天性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由于形体训练也是舞蹈的基础表现手段,形体动作是否匀称、灵活、协调也是决定舞蹈品质效果的一大关键要素,所以在形体训练时便需要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开发,使其形体素质能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