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三、《非洲传统音乐》课例分析
在《非洲传统音乐》课例中,笔者选取的为最新的2019年XX地区评比最为成功的一节课。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老师素质和老师的教学效果都反映了班级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我们高中音乐教室中世界民乐的教育状况,这堂课也代表着我国高中音乐鉴赏领域的高水平教育,尤其是这堂课的教育性质非常高。但是另一方面,在笔者的分析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学特色 1.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进行即兴的示范表演,用非洲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单人表演形式一边唱边用鼓为自己伴奏,演唱了《非洲赞歌》,勾起学生们学唱的欲望,将课堂直接带入课题,以便全班同学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这些非洲民歌。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非洲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容易被误解的地区。大多数中国高中生都不熟悉非洲音乐。即使学生接触非洲音乐,非洲音乐也是单调的。缺乏和谐与美丽。因此,在课堂上遇到此类音乐时,学生通常会感到抵触。
所以使用简单的音乐,老师的示范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唱歌的学习,就可以将这次即将学习的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例如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准备。可以看到,引入课程示例是重要的一步,老师对此做得很好。
2.音乐材料的灵活
在本课程中,老师拥有丰富的取材形式,而不论乐器的介绍或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并且整个课程着重于教导学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快速对非洲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作出区分。当老师在示范演唱《非洲赞歌》之后,选择让学生欣赏《非洲赞歌》的原始的版本,从而达到了能够较为深入的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征的效果。而在欣赏过程中老师进行了提问,针对学生感觉尚未体验过的知识,老师会立即暂停,解答了学生问题之后再继续后面的教学。其次,在第二个片段非洲鼓的简介教学中,老师则在PPT上展示了各种非洲鼓的图片,以此引入非洲鼓的特征、社会功能的教学,强调了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的重要地位。而在之后,老师则选择作品《鼓舞》的多种特征将该堂课推向高潮,从而让学生进行实践,这也是本次课的一大亮点,课堂时间几乎占全班的一半。
(二)不足方面 1.缺乏音文联系
对非洲音乐的了解已经达到了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所期望的目标,但是在多元文化主义下,全球民间音乐教育的目标已经超越了这一目标。在欣赏了《非洲赞歌》和《鼓舞》之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反应表达出一种感觉,即学生具有辨别非洲音乐风格的能力。但是看一下学生在非洲音乐中使用的形容词“随意”,学生认为这听起来很怪异和可笑,这意味着他们在心中并不认同非洲音乐。学生们知道非洲音乐的本质,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使用我们传统的音乐美学标准评估非洲音乐的学生无疑会觉得很奇怪。
原因是学生在非洲音乐的文化背景下不了解非洲音乐。如果了解非洲音乐与其文化之间的联系,学生将理解表演是“非常随意的”,因为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常在表演期间,观众将一起跟着唱歌,拍手,跳舞。学生如果不了解非洲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非洲音乐。
2.教学方法单一
本论文研究的案例视频是在特殊的比赛情况下进行录制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表达欲望的抵抗力降低,并且更容易犯错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听取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学习,并指导学生团结一致。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学生的积极性不足。当教师鼓励学生拓宽思路并通过现场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对非洲音乐会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在探索世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保持住激情。所以在我国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世界民族音乐,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三维的音乐教学手法,例如视听,动态,创造性的结合而不是整合。所有课程都以相同单调的学习方式重复进行。
四、世界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学生心理的关注
高中学生需要拓宽音乐视野,并在他们的环境之外体验各种类型的音乐。世界民间音乐可以吸引大多数高中生。但是与此同时,高中生在学习音乐方面有很强的目标和主动性,很强的自我意识,并且受自己独特思想的影响。他们远离了不熟悉不断发展的环境的音乐,尤其是与我们国家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学生将具有强烈的心理抵抗力,而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心理感受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征,并且由于这些特征根植于每种文化并与每种文化紧密联系,因此必须从相关的文化背景中教授各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