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微

作者:湖南科技大学 黄文倩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02-19   点击:

  (二)注重审美想象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聆听艺术,对于音乐的理解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会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同时每个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是有区别的,它基于不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价值观,因而,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渴望春天》这首钢琴曲为例,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春天进行想象,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同时让学生尝试着把他们脑海中的春天描述出来,然后反复欣赏这首乐曲,让学生伴随着老师琴声进入春意盎然的情境当中,启迪学生去发现和探索音乐艺术的美,从而实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审美的教学目标;又如,老师在教授《江南春色》这一堂欣赏课时,学生会感受春回大地、万物争春的景象,这时候可以启发学生这首音乐作品在描绘出春天景色秀美的江南春景的同时,还反映了人们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该曲运用了加花变奏、节奏对比等多种手法,使乐曲音乐风格欢快活泼,旋律优美而动听,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美好的意境,具有浓厚的地方音乐特色,这是一首描述性很强的乐曲,为学生的想象空间做了很好的铺垫,启发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对作品呈现出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不断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音乐想象也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想象是自由的,但却不是随意的,我们不能脱离原作品艺术形象的基本范畴,审美想象活动应在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进行。

  (三)参与审美体验

  “艺术来自于体验,并且就是体验的表现。艺术因体验的激情性,而显示出悲、欢、苦、乐。因体验的原生性而无保留地袒露出诗人心灵中的每一纹波澜,每一阵战栗,每一份虔诚”。(4)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审美体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老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帮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或者音乐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音乐探索。如在教授《走进古琴》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古琴的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并讲述古琴的相关故事,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次老师将古琴直接搬进课堂上,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一传统乐器,并介绍古琴的形制,同时让学生上前观察古琴的构造同时聆听和感受古琴的音色;再次让学生欣赏古琴名曲,让学生领会音乐的内涵,同时带学生了解古琴不同的演奏方式,进一步感受其丰富的艺术效果;最后老师还可以展开多种音乐活动,如为古琴曲配以诗词,由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或者带学生学习琴歌,介绍琴歌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参与了音乐的审美体验,因此对古琴的音色特征、演奏方式等记忆深刻,学生真正得参与音乐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同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清晰。

  四、结语

  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甄别音乐,应选择中外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作品,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渴望,帮助学生欣赏美的音乐,并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提升审美感知、注重审美想象,参与审美体验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三大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5.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41.

  [3]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51.

  [4]田耀农,宋燕燕.深度音乐审美教学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13.

  [5]刘玥璇.音乐审美心理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6]资利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产生的背景、释义分析及其课程实施[J].中国音乐,2018(05):178-184.

  [7]夏燕靖.寻找美育抓手,以课程实施美育[J].美育学刊,2020(06):7-17.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