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高中音乐课改 >

中学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吴艳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浙江省富阳新登中学  吴艳

[内容简介]:

所谓 “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和新的课程评价观,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挑战;第一、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高高在上"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合作与参与,强调教师的引导,将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转化为师生共同开发,共同探究,共同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第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需要有新的突破,如: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革单纯接受形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等。第三,新课程要求教师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掌握新的技能。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使得教师与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的合作,并由此增强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等都要有所了解。第四、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的方式将有所变化。新课程倡导新观念,教师将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的教学方式,由 “授鱼”发展转变成为“授渔”,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第五、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加强学习和进修,最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展并将日渐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所谓 “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流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它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即表现于课堂教学中,也表现在课外教学中,它强调参与的活动,而所谓参与就是一种自觉参加活动的要求。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都不愿自己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参与探究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师生互动,即师生均以平等身份共同讨论,协商,共同提出学习内容,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其中必然包括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对话,合作,友谊等。二是指教学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要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围绕着某个课题去找资料,定课题,做实践,搞创作。那么,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实践呢?

第一、应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以目标为向导,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还须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如精心的备课,教前的诊断等。一个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面貌,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作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教育措施,以达到最佳音乐教学目。所以,教师应在上课前吸收学生的一些意见,明白学生的一些音乐心理活动并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对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动机也有一个认识,使他们了解老师的教学动机,目的,从而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学,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围绕目标进行互动式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师明白了学生的一些音乐学习心理,学生认识了教师的教学动机以后,就可以在讲授新课之前,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一个很好的教学导入,教学内容等,创设奇异的课堂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的一种方法,就拿教学导入来说吧,它好像一场戏剧的序幕和一篇文章的开头段落,它是一节课尤其是新授课课型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开始就很直接的告诉学生: “今天我们欣赏的是《黄河大合唱》”,因为这样的导入曾让我处于很尴尬的处境,那就是说了后学生便表现出了“没有意思”“就那么回事”的表情。所以,我改掉了传统的导入方法,改掉了传统的课桌的摆放形式,在学生进教室时,我播放了一首《长江之歌》,并在教室的后墙上挂上了一幅很大的中国地形图。结果,学生一进教室就对教室里的布置和挂的地图产生了兴趣,有些就站在地图前说起了他们学过的地理知识,更有的同学干脆跑来问我:“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地图干什么用的?”我给了他们一个微笑,说:“保密”。这样一来学生反而更想知道了,而我这节课的欣赏也就这样很自然的在和同学们的讨论中开始了。所以,好的导入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可能就是一种令人非常自然和惊喜的好开端。

第二、抓 “教法”与“学法”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传统的教法几乎都是 “填鸭式”“满堂灌”,教给学生的是“鱼”而非“渔”,学生接受的也是知识而非学知识的方法。新课程的实施,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这种教学法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改革形式,随之而来的是探究式,参与式,活动式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新型教育模式,“自主学习,多向交流”就是其中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自觉学习,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定位,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甚至是动全身的学习活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每一位音乐教师或热爱音乐的人都清楚的知道,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所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也都依赖于听觉。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如教师介绍新作品时,可以“偷懒些”只作最低限度的介绍,但要讲得极为简单,精炼,主要应该由音乐作品去表达它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通过独立的、自觉的听,赏及小组间,同学间的讨论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教师的任务是强调作品的美感,感染力,重在诱导,创造一种期待欣赏,学习的心理。我曾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老师,请您少讲些》,主要是说教师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因为怕学生听不懂而好心的在音乐播放过程中穿插了对乐曲的介绍,而有学生却觉得教师这样做干扰了他们的欣赏,要老师少讲些,让他们可更好的听到完整的音乐。可见,此时的学生是多么渴望能自己去理解作品,若教师一再“好心”的讲解,那么被动式教学就又开始了,而这正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青少年天生的一种逆反心理使他们不愿居于被动的学习位置,那么老师完全可以在此时让学生进行互相沟通,互相交流,把被动式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再仔细想想,其实发生在自己身边就有这样类似的情况:老师经过精心准备,滔滔不绝的在讲台上将旋律、节奏、曲式结构、主题等讲得“天花乱坠”,音乐充当了一种背景,而学生坐着像听“天书”,所以也就有了低头闲聊的,轻声说笑的,做小动作的等等,可想而知,学生此时已失去了那种期待欣赏,学习的心理,而把音乐课堂当成了一次可以放松聊天的聚会。相反,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作品中表达的内容,那么这些听“天书”的学生就会慢慢地参与到欣赏中去了。当然,教师的启发应强调的不是离开情感体验的理智的分析,对知识意义的反应理解,而应该是对音质、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所引起的联想,想象,并以此创造一种学生间、师生间互动参与教和学的氛围。如欣赏《百鸟朝凤》一曲时,教师先提问:“音乐中出现的有哪些鸟类”?“它们都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等等,通过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引导他们更积极,主动的欣赏音乐,并从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进行自主的学习,讨论的学习及互动的学习。

第三、课堂引进 “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可以充分的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我在上初中音乐《故乡的亲人》一课时,就引进了这种小组学习的形式,与学生联系了美国音乐中的说唱乐进行了讨论,启发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和创作,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也参与到了学生的队伍中,学生见我和他们一起在讨论,慢慢地也就拉近了与我的距离,放开的进行了大胆的创作。讨论结束后,学生开始以组为单位进行创作结果的展示,有用周杰伦的《双截棍》音乐节奏作背景将《故乡的亲人》改成说唱音乐版的,有几个同学一起用说唱音乐的节奏念《故乡的亲人》的,有用捻指打出节奏的,还有即兴创作出自己故乡的说唱音乐的,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还从中体会到了: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新奇独特,想像力是大胆创新,无穷无尽的。最后,学生的展示也带动了我和他们一起在捻指的节奏里念起了学生创作的那首说唱版的《故乡的亲人》。

第四、音乐课堂应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

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是这两者的结合,它较其它课优秀的地方就是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布置课堂的欣赏环境。优美的的音质,安静的环境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美感。所以首先,音乐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并利于小组间的交流与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很好的音乐环境中。歌片,挂图应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要充分的,很好的利用,努力创设一个审美氛围与艺术情境,除此之外,教师应不断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并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因为现代的学生几乎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长大的,教师若不加以指导,那么良莠不齐的音乐将影响学生正确的欣赏判断和审美欣赏修养的提高。其次,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想听,想了解,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燥。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尽力避免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播放受潮的音乐磁带、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 “啪”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等。

第五、培养学生良好听的习惯。

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应注意培养,而且要创造一个安静的听音乐的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耐心的工作,才能逐渐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在教学中,当学生不能安静下来时,教师应马上关掉录音机,再重新提出要求: “我们能不能安静一分钟,听美妙的音乐?”这个习惯养成的问题值得一次又一次的去反复,而这一观点不仅是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在教学法中的体现,也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很多老师一直在坚持努力尝试的。曹理老师在讲座时,也重点的提到了这个习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当教师开始放音乐,学生马上就能静下来进行欣赏,若发现学生不安静了,应马上停下,直到学生安静为止,这一动作哪怕是做千百次都值得。”大多音乐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音乐课中的音乐开始播放时,学生的“会议”也开始了,于是音乐与学生的“讨论”一起进行着,当老师再也容忍不住时,就会将音乐的音量开大,想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哪知学生的“讨论”音量并不因为音乐的音量大了而减弱,恰恰相反,他们开始与音响进行较量,也跟着音乐放大了音量,老师突然“啪”中断了音乐,此时教室里的“会议”声却渐弱,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由此可见,学生“听”的习惯是需要老师耐心,逐渐的培养的,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不安静时,就应注意培养这个习惯养成的问题了,否则,学生的听的习惯就会出现恶性循环,也就没有所谓的“欣赏”音乐了。而使学生能认真听,热爱和理解音乐的根本条件之一,是使他们熟悉音乐,学会掌握音乐的分句结构和旋律,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欣赏时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音乐的分句,并且逐渐理解每个作品都是一系列分句组成。有的是重复出现的句子,有的是新的乐句,有的是变化的句子,用这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逐渐形成对音乐曲式的直接感觉,来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力。如我在给初中学生上回旋曲式时,利用图片的形式启发学生听出相同的旋律,并辩别出现了几次,每次有什么不同,利用图片来进行回旋曲式中A+B+A+C+A的这种结构的讲解:每一张图片上的水果分别代表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将图片按他们理解的音乐出现的顺序,出现的次数排列出来,并以此来分析乐曲的结构曲式。结果发现,学生们很快的用图片排列出了“苹果+香蕉+苹果+葡萄+苹果”这一结构,而且很好的记住了这一曲式,给高中生上《梁祝》时,我则将书上的结构图放大写在了黑板上,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启发学生从标题上所提示的内容展开自己的联想,想像,自己设计给音乐配上怎样的画面比较合适?总之,在欣赏中,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调整和设计,如启发他们对节奏的反应,鼓励他们听音乐时用身体的一些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启发他们从音质、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的联想,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的欣赏音乐,从而养成一个良好听,积极参与的习惯。

第六、教学相长,学一点音乐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作教师的经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或源头活水,自来水”,这也就是说明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的进修与提高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生不断地从课堂上,网络上学习到新的东西,不断地在向前发展,若教师停滞不前,什么也不学,网络上东西既不懂也不会操作,那么拿什么去教给学生?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脚步呢?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生也是不断创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学的“上帝”,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语言传播知识往往通过他们的思维,方法,风格反映出来,而且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也并不比音乐教师少,甚至他们懂得比你多,他们能说的你却说不出,什么组合,什么周杰伦,他们可以脱口而出,而音乐老师呢?因此,教师走下讲台能从中得到启示,获得灵感,对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必然大有益处。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除此之外学一点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凡是在音乐教育教学上有突出表现的音乐教师,大都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有一番研究,并能很好将它运用于教学工作,真正的为教学服务。我所说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就是指教育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结合,是用心理科学来研究音乐教育的心理问题的学科。学校音乐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音乐教师承担的,音乐教师也是最直接的传导者,因此,学点音乐教育心理学,懂得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我曾有过很失败的上课经历,一节高中音乐欣赏课《黄河大合唱》上完了,可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热爱之情并没有见长。我虽然学过心理学,教育学,但当时备课时并没有真正的将它真正领悟并运用到教学中,没有想到要从实际和学生的角度出发,所以在我经过认真备课授课后发现,学生对这个作品的反应竟是无动于衷,当时的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会如此的不喜欢这种音乐,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一节课下来,我讲得很累,学生也听得很累,有学生露出了不悦的表情。学生的举动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知道因为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增加一些对音乐课的恐慌和排斥心理,会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更多不尽人意的结果。于是,下课后,我先单独找了几个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有学生说:“老师啊,这部作品是优秀,可它已经过时了,这种音乐我们实在是听不进去,也没有那么高的欣赏水准。”有的学生说:“作品好,可我不懂它好在哪里?”等等,学生给我的反馈令我又是难受又是感动,因为学生的真诚令我真正的开始去思考,下节课我要如何完成这块内容的欣赏教学?也使我认识到学一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于是,在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后,我查阅了一些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的书籍,重新进行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利用了一些流行音乐,结合学生的地理学科重新给另一个班的学生上了一堂以怀念历史,正视现实为主题,环保教育为辅的新《黄河大合唱》的欣赏课,课中我设计了许多和学生一起探讨,思考的活动,上课结束学生给我的反馈与前一节课相比截然不同,甚至有学生在出教室时还在哼唱其中的乐句。我从中体验到了,与学生一起投入欣赏音乐,讨论音乐的感觉是那么的快乐,好像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对前一个班的欣赏课,我始终觉得内疚,而这种内疚也让我时时都提醒自己,再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我应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学一些教育的理论,教育心理学等,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的教学生涯少些愦憾,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保持一份对音乐课的热爱之情。

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正因为它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而披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音乐教育有着其它任何学科都替代不了的独特作用,而音乐教师就是要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通过合理的,优化的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能更走近音乐,提高音乐审美的欣赏能力和认识。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努力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与世纪接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资料]:

1、《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2、《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闫承利著

3、《音乐心理》张凯著

4、《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金亚文著

5、《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

5、《中国音乐教育》第九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