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合作、交流、综合
摘自:《江苏省如东高中》
《重点高中综合性课堂教学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是:“改革我校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克服拼盘式综合课程教学的不足,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从本门学科开始,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展师生双边及多边活动,增广和统整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得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使得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的知识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保证学生所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知识经验的相对完整性。”认真领会《报告》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设计组织了一次以欣赏中国西部音乐为内容的“走进西部”音乐综合教学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报告》强调“在教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综合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在思维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维,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激发兴趣是关键的第一步。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在学生们的心中,祖国的西部是美丽的、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的今天,那遥远的西部在同学们的心里更加多了几分神秘感。笔者通过精彩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聆听西部感人的民间故事、请同学们观赏西部风景图片等,有意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许多同学迫切想了解西部、走进西部,想去感受九寨沟的神奇、青藏高原的庄严;想追随王洛宾的足迹,去寻找美丽的“玛依拉”……笔者以此为契机,宣布活动主题,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围绕主题去找寻资料的热情十分高涨。
搜寻资料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加强宏观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他们纯真的心灵充分体验,从而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搜寻资料的整个过程,要充分体现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理念:
(1)欣赏“多元文化”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繁荣。就西部而言,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西部的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其中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辽阔的西部,孕育着多民族大家庭的灿烂文化。那里有热情好客的彝族兄弟、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姑娘;有《半个月亮爬上来》的优美、《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的高亢;有鲜花般美丽的阿拉木汗、宁死不屈的蓝花花;有长征路上铸就的历史丰碑、三十里铺村里流淌的感人故事;有小调的优美、信天游的嘹亮……同学们在感受西部风情的同时,也在鉴赏西部文化,体验着民族音乐风格的情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特有的艺术传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使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关注个性发展
搜寻资料的过程,是一个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注重个性发展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喜好,在找寻资料的时候,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性,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寻找欣赏内容,因而,欣赏的内容和方法因人而异。
(3)运用多种手段
在查寻资料时,同学们各显神通,分头行动。有的自发地去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翻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书籍,小本子上记满了重要的内容;有的来到学校声像阅览室,翻开电子档案,打开能查阅的所有设备,把和西部音乐有关的内容一览无余;有的同学坐在了学校网络机房,在网络的世界里驰骋,把需要的内容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总之,同学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凭着聪明的才智,成功收集了有关资料,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是人文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查找资料时,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协作,并且分工明确,他们自发地组成了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不时的会去交流。例如,有同学找到了歌曲《三十里铺》,歌曲中有的词不能理解,懂陕西话的同学就会解释:“咱们二人没盛够”中的“没盛够”就是“没好够”的意思;“你把我闪在半路口”就是表示分离;“四妹子崖畔上灰塌塌”中的“灰塌塌”即灰溜溜,无精打采的意思;也就有同学会解释陕北民歌为什么音调大多高亢而婉转,热烈中又透出一股悲凉,并且节奏自由,音域宽广,起伏很大?那是因为陕北地区地广人稀,沟壑纵横,贫瘠的自然环境使人们更富顽强的斗争精神;就会有同学强调“民歌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生命力强,与它的内容和语言有关……”也就会有同学声情并茂地演唱起这首《三十里铺》……
(5)体现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查找有关音乐资料,有效地构建起了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同学们通过对舞蹈、美术、影视等资料的查寻,找到了和西部音乐有关的素材;通过对西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和乐曲的寻觅,加强了音乐和史地学科的联系。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把同学们和时事政治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融合式”的教学,以音乐为主线,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
《报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几天的查找,同学们收集到了大量的与西部歌曲有关的资料。怎样来享受各自的劳动成果,把自己所了解、整理的西部歌曲材料介绍给大家呢?同学们展开了极其热烈的讨论,有的要男生先说,有的要女生先说;有的要合唱兴趣组的同学先介绍,有的要舞蹈队的同学先谈……看到大家有这么高的热情,我自然是又惊又喜。后来,笔者给了三条线索,引导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三组,自拟标题,以课件的形式沿三条不同的路线到西部去走走看看。我给的三条路线是:红军的长征路、西部大开发中“西气东输”的路线、西部大开发中的“青藏铁路”沿线。
展示课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同学们一会儿跟老师模唱,一会儿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教室里一会儿乐声四起,一会儿舞姿翩翩。同学们的表现才能有时真让我吃惊!课件的制作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第一组,自拟的标题是:长征伟业铸就历史颂歌。画面以一张中国地图为背景,一条红色的尖头沿着长征路缓缓前行,从江西瑞金出发,经湖南来到贵州,同学们选择欣赏了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唱者是这一组的全体同学,领唱部分邀请笔者担任,师生“同台”演唱,通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走出贵州来到云南,画面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为背景,展示了一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图片,由“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引出“民间音乐也很有特色”。播放云南民歌《跳月歌》的录音,学校舞蹈队的几个同学,合着活泼跳荡的旋律和富有个性的节奏,用她们的舞姿展示了云南弥勒西山区彝族阿细人的风采。尽管舞姿还不很优美,但那专注的神情告诉我,同学们是在用心体验!之后,同学们还观赏了校合唱队演唱的,具有彝族民歌风味的合唱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演出录像……
第二组,自拟的标题是:新疆秦川凝聚天地真爱。他们沿着“西气东输”的路线,从新疆出发,以介绍地方上的丰富物产(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等)为线索,欣赏了一组反映西部风情的歌曲《新疆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关牧村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克里木演唱)、《阿拉木汗》(中国广播合唱团的混声合唱)、《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王向荣演唱)等。这些歌曲,有的是MTV,有的是晚会现场的录像,有的是无伴奏的清唱。从这些歌曲中,同学们领略了西部丰富的资源,体验到了西部的美丽;领悟到了西部音乐的特点,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魅力所在。而石磊同学的钢琴独奏《陕北民歌主题变奏》、陈晨同学的古筝独奏《蓝花花随想》,则让同学们更多体地验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真、善、美?
第三组,自拟的标题是:世界屋脊张扬人间深情。这组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青藏高原,沿着青藏铁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深情。他们的导入词很有个性:“登上世界屋脊怎能不怀念西部歌王----王洛宾?(屏幕上打出王洛宾骑在马上的照片)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了那遥远的地方,但他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却永远地留在了每个喜欢西部音乐的乐迷的心中。”屏幕上显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词谱,同学们随着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满怀深情地演唱起了这首青海民歌,那旋律就象从天堂而来,歌声中寄托着同学们对美好人生的无限向往和追求。随后,同学们又一起感受了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这一组的展示在李娜高亢的《青藏高原》声中结束。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音乐艺术空前繁荣,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单纯课堂上的音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欣赏需求了,而“外来音乐”的某种商业化倾向,良莠不齐、美丑难分,客观上干扰着学生们的审美习惯。在感受西部歌曲的过程中,同学们“以听为中心”,他们通过“听”去寻找反映西部生活、西部风情的歌曲,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断地鉴别、感受,通过聆听、整合比较,他们发现了西部歌曲的美丽,感受到了祖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因而,音乐的审美境界得到了深华!一位同学告诉我说“在展示课上我听到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这首歌太有特点了,一共五个乐句,每个乐句虽然都结束在相同的音上,可一点也不觉得呆板、停顿,相反却给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受。而且这首歌的歌词通俗、生动,很富有诗意。形象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青年女子阿妹对情人阿哥的一片深情,和街上听到的有些无病呻吟的歌曲不一样,我们喜欢这种歌曲!”
三
《报告》指出“实施综合课程教学的老师,要掌握好各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冲出传统的文化教学的包围,走出自己的新路,寻找自己的空间?通过这次以欣赏中国西部音乐为内容的“走进西部”音乐综合教学实践活动,我有几点深刻体会。
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其他学科教育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改变单一的、简单的、机械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音乐教学的任务目标要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本身,必须达到和完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等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必须担当起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行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责任。
音乐教育的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果应是体现在感化、净化、熏陶、顿悟等情感层次上,音乐教育活动应是“有情感的老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的活动,音乐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音乐活动的过程从某些方面说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通过音乐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其个性,陶冶高尚的情操,挖掘创造力,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对人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三,音乐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猛,它改变了人们的音乐生活,也极大地改变了音乐教育事业。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框框,古今中外、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日新月异的音、视频技术,使音乐教学的内容和空间不断扩大,因而我们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影视、广播、计算机、网络、声像资料等媒体的教育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开放式的”音乐教育。
第四,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综合性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那种“居高临下”、“讲坛式”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必须突破,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必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配合默契,共同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充满艺术美感的音乐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2、《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