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积极探索
摘自:《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中音乐新课程有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创作》。新课程在我们苏州地区实施以来,按师资的情况和各校课程的开设,《音乐鉴赏》是必修模块,作为增进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渠道,所以在课程开设中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歌唱》模块则是大部分同学选修对象。因此,《音乐鉴赏》+《歌唱》是众多高中学生获取音乐三学分的必然途径之一。从师资方面来看,这两个模块也是最便于操作的。以前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最能胜任的就是这两个模块,在大部分学校开设其他模块师资力量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失为较好的选择,这样的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即使是农村或边远地区也能实施。目前我们这个地区基本上都是选择这个方案。
开学初,我们学校每个同学手中都发到《音乐鉴赏》与《歌唱》两本教材。新课程刚开始,我们也是按照模块分学段进行,先完成《音乐鉴赏》,再上《歌唱》。没上几堂刘便发现了许多问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连着几个单元的民歌鉴赏,学生都蔫了。而老师因为面对的是新教材,对很多作品不太熟悉,一面要尽快吃透教材,一面要寻找相关的音像资料,每周备课都不得来不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萌发了把两个模块结合在一起人念头。仔细研究两本教材,发现有很多内容可以相互融合,于是我们就大胆的进行了课程整合,仍然是两个模块,能合则合,不合则分,可以在一堂课内融合,也可以在一个单元内整合,学期结束时还是按各个模块考试,《音乐鉴赏》+《歌唱》共三学分。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开拓、创新,《音乐鉴赏》与《歌唱》模块交叉进行,尝试通过正确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寻找一种益教益学的课程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颇有收获,并获得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同。
模块教学整合,更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音乐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续几周上《音乐鉴赏》课,学生就会有一种疲惫的心理,特别是他们不太感兴趣的课题,更是无精打彩提不起精神。无论课的内容如何设计,学生还是盼着能换一种口味。连续不断的欣赏、分析难免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即使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唱一唱音乐主题、唱一唱歌曲”的参与活动,学生还是不满足,他们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希望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音乐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能是多么令人向往。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已逐渐形成音乐态度,包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他们更愿意在歌唱实践中通过对作品情感内涵的准确理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两个模块的交叉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种矛盾,比较符合高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首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两个模块如何联系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哪些内容的结合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哪两个单元的联系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哪些课程的整合使学生收获更大?
根据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新课程合理整合后,两个模块的内容相辅相成,教学效果确是好于往常,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明显高涨。
模块教学整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这是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第148期上的一篇文章,曾引起我深深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沉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需要、学习需要、情感需要。”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良好的音乐教育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愿望,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超男”“超女”们红遍大江南北的今天,个性张扬是现代青年培养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手段。今天我们学校举办的艺术节独唱比赛,引起意想不到的轰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参赛选手的明星风范及各个粉丝团的热烈响应,使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充满勃勃生机。获奖的同学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那份自豪感不言而喻!所以,具备良好的歌唱技能是多少学生样本梦寐以求的愿望。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由基建的原因,音乐课上半学期只能在教室里上《音乐鉴赏》,偶尔也上些基础训练的《歌唱》课,同学们很感兴趣。因为生怕影响其他班级的学习,课堂是不敢大声唱歌,《歌唱》课也少了些。这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满。他们在音乐课程反馈意见中纷纷要求增加《歌唱》课的课时,有的说:“老师,你的课很精彩,很生动,要是多唱唱歌就更好。”还有位同学这么写到:“本人比较喜欢唱歌,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喜欢学校举办的文艺周活动,梦想能有幸成为舞台上一员。建议音乐课增加歌唱表演,在歌唱技艺上我加指导。”更多的同学希望课堂是能加入流行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面对众多学生的呼声,我们真切感受到同学们对《歌唱》课的期待。没有什么理由漠视学生的感受,我们在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选择。两个模块的交叉学习,能满足学生迫切愿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让课堂教学鲜活起来。
模块教学整合,增强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第一单元是《音乐与人生》,通过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和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引伸出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学生经过分析、对比,初步了解了音乐要素的内涵,探索了旋律、节奏等要素对音乐的影响作用。紧接着我们安排了《歌唱》模块中《同一首歌》的歌唱实践活动。这首歌以优美深情的旋律,富有哲理的歌词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在歌曲的分析、欣赏、学唱中,学生们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迁移到作品分析中来,了解了中等速度、舒缓的节奏、荡气回肠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变化及富有哲理、诗一般优美的歌词对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起到极大的作用。比较了几种版本的合唱后,同学们感觉纯真的童声更能表达歌曲深情飘逸、绵亘久远的意境,对音色的运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倾听、品味、感悟音乐的基础上,教学紧紧围绕歌唱的基本要素,提出相应的合唱要求,层层深入、细细雕凿,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歌声和以往是那么的不同……两个模块的整合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课堂中需要听就听,需要唱就唱,学生通过听赏与歌唱的参与体验,对音乐要素的作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当然,这么多教学内容一堂课是无法完成的,那就在一个单元内解决。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老师可以灵活操作。
通过实践,我觉得这两个模块还有很多课题可以融合在一起,如:《音乐鉴赏》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可以和《歌唱》中《八骏马》《半个月亮爬上来》挂钩;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与《歌唱》第四单元《星星索》(印尼民歌)《春之歌》(朝鲜民歌)联系;介绍欧洲民间音乐可以学唱《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歌);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学习同时欣赏音乐剧《猫》,再来学唱歌曲《回忆》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等等。曾经有本届的同学从上届同学那听说《猫》剧很精彩,都来打听什么时候上这堂课?有的班级把排练的女声合唱《回忆》搬上学校文艺舞台,受到同学的热烈欢迎。
综上所述,模块教学整合为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带来了许多有益思路。不仅如此,模块教学整合还有利于高中音乐教师更好地备课,丰富教学设计。众所周知,备好一堂《音乐鉴赏》课需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我们大部分教师对新教材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有效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安排给教师一个足够的空间,可以反复熟悉教材、分析音乐、研究音乐,把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吃透了,教学思路也就理顺了。在此基础上再寻找相关音像资料,整合、优化教材内容,仔细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状况及各班之间的差异和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选好好课题的切入点,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