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壮剧 >

壮剧历史介绍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壮剧是广西壮民族的代表剧种。壮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丰富的民间故事,民间说唱,舞蹈杂耍,民间音乐,喜庆庙会,给戏曲产生提供了条件。壮锦刺绣和麻栏建筑,色彩艳丽,造型别致,朴实,大方,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建筑才能,为壮剧舞台美术提供了依据。

壮族人民是一个富有诗思维、善于歌唱传统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能以歌代言,这与壮族人民的“歌圩”习俗很有关系。歌圩是壮族每年春秋两季数次的定期民歌集会,届时方园几十里的人们盛装赶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落,成了歌的海洋;内容有盘歌、情歌、叙事歌、农事歌等。形式上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歌体上有“二句歌”、“四句欢”“勒脚歌”、“嵌句欢”、“排歌”等。壮族戏曲音乐就是在丰富多彩的壮族民歌的基础上产生的。

绵延数百里的左、右江沿岸的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的杰作。各地出土的铜鼓、鼓腹上有羽人纹、翔鹭纹等纹样。这些纹样,至今还运用在服饰、头饰上。壮族舞蹈杂耍,逢年过节唱春牛,抛绣球、打扁担和表演时穿的各种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等也孕育着壮剧表演艺术的产生。

壮族人民是一个富于想象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构成了壮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有的通过说唱形式和“末伦”、“唐皇调”、“唱师”等来表现,其中长篇的叙事民歌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瑰宝。这类说唱,最早渊源于壮族民间宗教活动的“巫”和“跳神“,后来逐步由娱神发展为娱人。如《布洛陀》、《布伯》、《莫一大王》等长期流传于民间,这些远古神话,鼓舞着人们战胜各种困难,有的后来改编、衍释成为壮剧的传统剧目。

壮剧艺术产生、发展,经历了清乾隆中叶的初步形成阶段,即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演出班社;到光绪三十年(1905)年仲春,为北路壮剧(土戏)达到鼎盛境界阶段,但随后便很快衰落。建国后壮剧得以新生,在“文革”期间又一度消沉,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拨乱反正,壮剧再次获得发展机遇等重大阶段。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