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原题名为《以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与舞曲为主题的幻想曲》。格林卡作于1848年华沙,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通过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乐曲以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卡玛林斯卡亚》为素材创作而成。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管弦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在俄罗斯古典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一部典范之作,视为俄国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集中体现了格林卡的一些重要的创作特征,这首规模不大的管弦乐作品,在表现人民生活,运用民间音乐素材,乐曲结构形式和管弦乐配器法等各方面都为后来俄罗斯作曲家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卡玛林斯卡亚》的音乐主题由两种不同节奏风格的俄罗斯民间乐曲构成。第一主题为慢节奏的俄罗斯婚礼歌《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旋律徐缓,充满神圣的庄严感;第二主题,即为整部作品定名的《卡玛林斯卡亚》,作为一个对比主题,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歌曲,原是器乐演奏的固定音型舞蹈旋律,只要跳舞的人不停下来就可以一直演奏下去,活泼欢跃、无忧无虑。
乐曲开始,在一段简短的引子之后,第一主题由弦乐齐奏出,接着是这一主题的三次变奏,旋律的呈示与交织渲染出一场正在进行中的俄罗斯乡村婚礼的庄重气氛。依照东正教传统,新人需接受神甫的祝福。就在这庄严的仪式上,参加婚礼的人们却早已按耐不住,盼望着开启婚宴喜庆气氛的一刻,一小段连接句生动地暗示了人们的这一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心情。终于,急速、活跃而热烈的第二主题进入了,纵情欢乐的喜宴正式开始。这一主题变奏了六次,运用装饰变奏、衬腔、音调的引伸发展和配器等作曲技法,使欢乐的气氛越来越喧闹,沸腾,热烈。之后是建立在两个主题上的多次变奏,当情绪达到最高潮时,整个乐队突然安静下来,只听到卡玛林斯卡亚舞蹈主题的片断两次从远处传来。全曲在乐队猛然的一击后结束。
这部作品为格林卡确立了新的交响音乐风格,开启了俄罗斯民族交响乐之路。其后,穆索尔斯基在他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1867)中承袭了这一传统。柴可夫斯基也在他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中采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1872年首演时大获成功,赢得俄罗斯民族乐派五人团的赞誉。柴可夫斯基曾在日记(1888)里诚恳地表达了对格林卡的这部杰作的敬意:“整个俄罗斯交响音乐,就如同橡树出之于橡实,全都孕育自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在民歌运用于交响乐的创作中,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是一个鲜活的例证,为和声与对位法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格林卡:http://www.musicedu8.com/Knowledge/Musician/726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