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山谷静悄悄》歌曲分析
一、歌曲创作背景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歌曲。曲作者刘磬声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
二、歌曲分析
歌词描绘了山谷的景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采用反问句式描绘山间景物。飘飘的烟雾、闪耀的花、奔跑的溪流和小兔——动感在不断增强,描绘空旷的山谷。四小节间奏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与山谷的静谧形成对比。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打石头的声音与溪水的流动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最后,以锤子击打石头发出的“叮咚”结束,引发人们对山谷的景象产生丰富的遐想。
歌曲的音乐采用F大调,四四拍,乐段结构。音乐对应第一段歌词,开头两小节就采用了四个八分休止符,增强顿挫感,音乐由此更加轻巧灵动;后两小节使用长时值音符,延长音乐的语气,增加抒情性。附点四分音符的出现在音乐的抒情中增添了些许轻盈感,使两句的连接并不显得突兀。第5小节前两拍采用大切分节奏,注入活泼的音响元素,后两拍采用一字多音的词曲结合手法,旋律下行,抑扬顿挫。第6小节是第5小节的模进,音乐语气下沉,增加了诉说的意味。第7小节连续三度音程上行后级进下行,音符由密到疏,形成抛物线状的旋律起伏,最后归于主音,完满终止。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乐句的节奏都有前两小节活泼、后两小节舒展的特点,使人既能感受到音乐的轻快生动,又能体会音乐所具有的描述性特征。
最后一段歌词是前三段音乐的变化重复:音符多采用紧密的八分音符,旋律中出现了重复音,更加活泼和动感。第19小节与第7小节相同,但将其附点四分音符改为连续八分音符,与前两个小节连接也更加自然。尾声重复间奏的音乐,其中使用了八分音符连续的跳音和四分休止符开头,后又出现长时值音符,就像铁锤击石,时长时短、时静时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后,用跳音和四分休止符结尾,简洁明快。
三、教育内涵
歌曲的旋律写作使用了跳音、切分音等音型和表现记号,学生可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音符及节奏音型的特点,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聆听歌曲、朗读歌词,可更好地感受其中表现的山谷间的美丽意境,体会音乐表现自然景物的独特优势,从而激发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适于演唱的群体
歌曲适于10至12岁学生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