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新课程的点滴做法
摘自:《小学教研网》
大家好!临近期末,能够有机会大家坐在这里座谈,在这里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困惑,我感觉非常有必要。
记得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音乐教师,你准备好了吗?》我篇文章就是对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那么,我们音乐教师真的准备好了吗?究竟以怎样的心态和状态去面对新课改,去面对我们这些课改浪潮中的孩子们呢?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新课改以来,我的一些变化及学生的转变,也就是我的点滴做法吧,希望大家共同切磋,提出好的建议,使我的一些做法得到一些完善。
本学期我担任二、五、六年级的音乐课,虽然五、六年不是“新”教材,但在教学中我早已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始终运用新教材的教育理念把握教学,时刻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在教学中我力求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专门人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浩上注重充分的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首歌都能在唱好唱会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三度创作,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自己创编歌词,创编演唱形式,自己来演唱,使学生在唱、奏、演、创等方面进行再创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创造能力,另外,长此以往这样坚持不懈,就会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创造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不拘泥于书本及教师所给予固定模式,为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起了铺垫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节拍意识,培养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也可以这样说,节奏是小学唱歌、舞蹈、视唱、器乐、欣赏等诸多学科的支柱,所以说节奏教学对培养学生节奏感尤为重要。以往的节奏训练学生感觉有些枯燥无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效果不错:就是我先说一句话,比如说:“我们的学校是花园。”我会启发学生用各种节奏变着法的说出这句话,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们竟然运用了十多种节奏来说这句话,有的还用上了三拍子的节奏,然后老师再把它翻译过来把节奏写下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积极动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觉得这种做法,一是学生有新鲜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呢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好多的节奏,逐步形成了一种听记节奏的能力。三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预意识。
三、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我校开展的“快乐十分钟”是孩子们最愿意度过的,我在每班的电脑中储存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歌曲,每天下午的课前十分钟由班主任播放,学生们随着音乐载歌载舞,每到这时嘹亮的歌声响遍校园,久而久之,学生的创编能力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演能力增强了,现在分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歌起舞,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会了课本外的二十几首歌曲,这种“校本教材”的开发,扩大了孩子们的音乐视野,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艺术美的熏陶,增加了孩子们会唱歌曲的容量,养成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其他的课堂也起到了调剂的作用,其他学科的老师反应,只要学生们唱起他们喜欢的歌,学生们就会兴致倍增,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四、律动创编坚持经常,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课前的律动创编环节是我们始终坚持做的一件事情,现在已初见成效,目前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听着音乐做着相应的动作,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各种风格的律动曲,有动感比较强的《快乐指南》、《欢乐中国年》等,有清脆活泼的《跳皮筋》,有抒情优美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及创编能力,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预意识及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以上是我课改以来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效果比较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与以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希望同行们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的做法更加完善,同时希望你们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方法,使我们的音乐课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