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比较法”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摘自:《山东莱山一中》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使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在新课程标准下,面对大量的作品,有的教师不知所措,不知究竟该怎样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怎样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创作欲、怎样丰富学生的知识。在12年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总结了一种“对比--比较”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利用这种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且有效得节省了许多授课时间,学生再也没有感觉到音乐欣赏课的枯燥无味,音乐知识的学习也没有让他们感到乏味、单调。他们感到“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
我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授课时,先根据大纲要求和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意图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再去匹配相对应的作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同一体裁的作品之间的比较
对于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主要是从音乐知识方面对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在讲解交响音乐时,我们会发现,外国音乐作品在音教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于是,我根据教材的八、九、十、十一单元,将交响音乐进行了分类比较:交响音乐分为标题性和非标题性音乐,而八、九、十一分别欣赏了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于是,我将这三个音乐时期的音乐分成两节课欣赏。第一节课的课题是“三大音乐时期的标题性音乐欣赏”,标题音乐又分为标题性交响曲、标题性交响诗、标题性交响音画等作品,于是《田园交响曲》(德贝多芬)、《芬兰颂》(芬兰西贝柳斯)、《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法国德彪西)三首音乐作品打破了课本上的排列,同时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比较,掌握了:
1、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音乐三个时期的时间划分;
2、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3、标题性音乐的特点;
4、标题性交响曲、标题性交响诗、标题性交响音画的音乐特点;
5、了解了三首作品的主题音乐,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看是课堂容量大,但实际上就在三首曲子的比较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上述内容,而且下一节课的“三大音乐时期的非标题音乐欣赏”,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思路,进行课下的曲目的搜集与整理,第二节课的授课,教师根本不用再讲解理论上和知识上的内容,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就可以了。
我发现:原本枯燥、严肃、冗长、学生不愿听的作品,在这节课的安排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他们竖起了耳朵,集中了注意力,把思维调动起来了。因为这样就把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从作品本身出发,了解作品,比单一的让学生欣赏作品效果好一些,而且学生也学到了一定的音乐知识。
二、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
在“中国民歌”单元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及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根据以前课本中有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我进行了一节题为《中国茉莉花》的课。大家知道,民歌《茉莉花》是一种小调类民歌,流传在全国各地。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我搜集了四个地区的民歌,其中将河北民歌《茉莉花》作为比较对象,把中国南方与北方《茉莉花》作了简单的对比。将这两首作品的录音放给学生听,听后让学生分析这两首作品的异同,结果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相同点----都是表达了一位姑娘想摘花,又担心受责骂的天真神态,都属于爱情类歌曲。不同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柔美,比较含蓄;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多跳进,曲调刚直、干脆,体现了北方人爽朗和明快的性格。当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时,学生说:
1、地域的差别,造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与性格的差别,这些差别造成了同一题材不同区域的民歌的差别。反映了中国民歌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2、民歌有即兴演唱的特点,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带有许多即兴性和不规则性。
当两首《亲亲茉莉花》和《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学生们在现代气息的作品中,找到了里面的骨干音和主旋律似乎与民歌有哪些地方的相同。于是他们兴奋得说“民歌是作曲家们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总结很让人高兴,这不正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我们不妨把多个地区的民间音乐采集起来,让学生多见识见识,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他们可比我们的渠道多。
三、两种情绪截然相反的作品的比较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对音乐的感悟力还不是太强,刚接触一首新作品时,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该作品的情绪,这时我们不要着急,可以找一部情绪与之截然相反的作品,引导学生去体会。记得在进行人音版03年版中的《江河水》时,刚上这节课的时候,当第一遍听完这首曲子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很震惊:一学生说“这首曲子很美,是一首表现优美田园风光的作品”;一学生说“这是一首叙事性质的作品,象在讲一个故事,娓娓的,慢慢的”;一学生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乐曲,描写恋人的甜美的爱情,抒情的”…听了学生的阐述,我惊呆了:天哪,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相差也太大了。伴我知道,学生的音乐理解,再不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景时,他们会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和心情将音乐想象成自己喜欢的意境。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首先放了一首《喜洋洋》,首先将我自己的情绪调整好,随着音乐进行了身体的律动。接着我又播放了《江河水》,我发现:学生的情绪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的喜气洋洋,变得沉默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趴在了桌子上!当我问学生对这两首作品的感受时,学生说:“老师,这两首曲子的情绪差别太大了,第一首曲子听了之后很欢快,第二首曲子听后难受极了,有种想哭的感觉,好像是一个人在哭着说话”…学生在两首作品的比较之下,总结了《江河水》的大体意境,同时,他们还了解了《喜洋洋》的情感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水平,把握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不同情绪作品的比较,使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作品,提高欣赏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形式的比较
在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作品,被许多作曲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编,给我们的听觉带来了很丰富的美感,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与感染力,这时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把各种方式演奏的作品拿出来让学生欣赏。比如舒伯特的《鳟鱼》,课本中向我们讲解的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我们的周围,还有用钢琴、乐队演奏的形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音乐的主题,了解更多的乐器的音色及多种演奏形式,我们可以稍微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听,去比较,去鉴别,这样学生会很感兴趣,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五、同一创作动机的作品之间的比较
在新教材中,我发现,我国的音乐作品中,中国一些优秀的器乐曲目,都没有被列入教学内容中,于是,在进行授课时,我会很留意地将一些优秀的中国器乐曲加入到我的课堂中。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许多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基本上一致,比如,我的一堂名为“命运之声”的欣赏课,得到了学生的高声赞扬。这堂课的内容主要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国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组成。经过我的精心设置,学生发现了这三部作品的许多相似之处,有了如下的总结:
1、三位作曲家都是在生活和身体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贝多芬双耳失聪,华彦钧双目失明,斯美塔那双耳失聪。
2、三位作曲家都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自己命运及社会命运的抗争与奋斗,表现了自己要争取光明并与悲惨命运作斗争的勇气与毅力。
3、这三部作品都是在一句简短的主导动机之后,展开了对音乐的论述:《命运交响曲》的主导动机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二泉映月》的主导动机犹如一声长叹,语调悲哀、凄凉,随后,埋藏在心中的忧伤和痛苦化作音乐奔泻而出。《我的祖国》的《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在节奏密集的引子后,进行了深刻的爱国叙述和对家乡的礼赞。
学生自己的总结,远比教师为他们总结得更深刻,更具体。这堂被学生称为“命运之声”的音乐欣赏课,让很多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贝多芬、阿炳和斯美塔纳在身体极度残疾的情况之下还能勇往直前,奋发直上,身处优越生活条件下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有的生活,不好好学习呢?学生因为这堂课而受到启发,那种成就感是我今生最大的满足。
六、同一部作品,不同主题之间的比较
这种比较,包括主题之间音色的对比与情绪的对比、音乐的进行、乐器的运用及主导动机的对比等。这种同一作品不同主题之间的对比,是学生了解作品,熟悉作品的主要方法。在教材的器乐作品中,每一部作品都不止一个主题,但每个主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个主题又各具特色。比如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卡马林斯卡娅幻想曲》,这部室一手比较生疏的作品。但是,只要将这部作品中的三个主题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唱熟并掌握,就基本掌握了作品结构。本作品作者基本运用了这样几个主题:
1、引子主题:曲调比较肃穆,舒缓,句子比较短;
2、第一主题:《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曲调旋律性很强,富于歌唱性。其中有一首歌《北方的星》就有这部曲子的主旋律,让学生们学会这首歌就能记住这个主题;
3、第二主题:《卡马林斯卡亚》。比较活泼,跳跃性比较强。
4、结束主题
将这部作品的四个主题县单独拿出来让学生掌握,后将他们在放入到作品中,学生就能随着音乐的进行,把这部作品的结构简单地分析出来,并对整个作品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学生即使分析不出来,只要掌握住了这四个主题,他们已经把这部作品掌握得差不多了。作为欣赏课,我们并不能要求学生太多,主要掌握了作品的主题,了解了作品的大体结构,能够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基本吻合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用心的话,还能用许多的方法,将学生的音乐欣赏课安排得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将一节课安排得井井有条,趣味横生,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总之,这种“对比--比较法”教学,是在现代教学模式的带动下,为转变成新型的音乐教师而进行的一次尝试,虽然这需要教师接触大量的音乐作品,了解学生更多的心理需求,但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欣赏到更广泛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素质和欣赏水平,让音乐成为他们的终生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