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高中音乐教法 >

音乐课的魅力从何而来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内容摘要]: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过程改革。这场改革浪潮,有力地推进着素质教育的进程。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顺利推进。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

[关键词]:导入语言、艺术兴趣、“动”起来、多媒体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但是,由于音乐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我觉得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音乐教师应当如何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呢?以下从笔者经过尝试的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巧妙设计导入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1、故事导入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交响乐之类的高雅音乐有些距离感,为了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经常会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作为导入。在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是这样来导入的:1872年,一位奥地利音乐家应邀到美国波士顿主持《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合唱人数竟多达两万人,伴奏乐器多达一千零八十七件。他担任合唱总指挥,下设一百多名助理指挥。这样大型的演出怎么开始呢?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用炮声作为开始信号。这次演出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受到听众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拥向后台,希望见到这位著名作曲家,并纷纷要求签名留念。这时,连作曲家掉下的一根头发,也成为珍贵的纪念品了,盛况确实可谓空前。这位音乐家的一生完全是在创作和演出中度过,他的指挥和演奏光彩焕发,能使听众为之心旷神怡;他的作品也赢得了许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封.彪罗和瓦格纳的高度评价。封.彪罗曾称他为“绝妙的魔术家”,并说“他亲自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享受”。同学们想知道他是谁吗?用小故事引出音乐大场景,哄托、渲染气氛和音乐魅力为引出课题打下一个伏笔。也很快地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课要欣赏的内容上来。

2、情景导入法

制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受到一种特定气氛的影响,而不知不觉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打破了以往的课堂布局,将课桌排列成“几”字形(象征黄河的流程图),学生一进来就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今天的课桌要这样排列呢?于是我就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课桌排列的形状象个什么字呢?”许多同学都回答出来了:“象个‘几‘字。”“那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一条河流的形状是这样的呢。”回答的声音更大了:“黄河”。由此我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内容就是《黄河大合唱》。”象这样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学生急不可奈地想知道下文,整堂课就会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

3、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音乐课不再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架琴、一台录音机”了,它集形、声、色为一体,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效果的同时,也从视觉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我在上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走近藏族歌舞一课时,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就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藏族人民在不同的生活场面载歌载舞的场景,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他们高亢的歌喉、优美的舞蹈表演而赞叹,很快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二、注重语言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教师用语言激情,在演唱、创作、演奏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述,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为之动情,感受其美。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用语的合理使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简练

语言准确,即普通话标准、音乐术语表达正确。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语言简练,是指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引导,切记勿罗嗦,重复表达,使学生产生反感。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都应富于逻辑,引人入胜。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炼的词汇引导学生。

2、通俗易懂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音乐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做到化繁琐为简约,化生辟为通俗,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来理解音乐,不要过多地使用音乐术语,免得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一些高雅音乐产生距离感。比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交响乐时是这样介绍的:“交响乐在古希腊语中就是‘一起响’的意思”;讲到声乐教学中的气息运用,就让学生体会闻花香的感觉……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形象、生动,选用的例子越贴切,学生就越容易理解,这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纯技术语言,要实用得多,同学们一听就明白了。

3、富有韵律感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如: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声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动”起来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来塑造的,它可以在人的想象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想象的初步联想,而“动”则是把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的形象。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师生一起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切可“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一课的欣赏教学中,我在课的结尾设置了同学们跟着音乐跳起三拍子的舞蹈这一环节。我预先准备了电子琴和几件打击乐器,请几位学生来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里的主旋律,在他们相互配合练习的同时,我组织其他的同学跟随我一起学跳三拍子的基本舞步。(由于考虑到要跳舞,课前我就将座位安排成两排圆弧形,让学生可以有活动空间。)在我示范的时候,我请了一位同学来和我配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大家了解三拍子舞的特点是第一步大,第二、第三步小,正符合三拍子强、弱、弱的力度特点。同学们都很兴奋,有的后排的同学脖子伸长了凑到前面来看,有的甚至还站到椅子上看,有的同学边看边手拉着手就在旁边跳了起来。示范完了以后,我便让同学们绕着课桌,跟着我的口令,练习三拍子的舞步。大家非常认真有序地投入到了练习中。我看同学们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和演奏乐器的同学配合起来。有了音乐,大家跳得更起劲了。虽然同学们的演奏还不是十分的完美,舞步还不是非常娴熟,但是大家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品尝着音乐实践的乐趣,并且对圆舞曲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天地,是学生流连忘返的美的乐园,是最充满魅力的地方。只要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就能让音乐课堂充满魅力。

[参考资料]:

1、《中国音乐教育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

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