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高中音乐教法 >

戏曲音乐如何在课堂中应用心传口授教法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地方戏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一部分。现行中学音乐课本中有一半的内容是民族音乐,尤其是最近福州教育音乐论坛上提倡把地方传统戏曲音乐进入课堂,怎样教好戏曲音乐,让学生喜欢它,接受它,这是我们音乐教师们必须重视并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如何把传统的地方音乐进入课堂,使同学们能很快地接受,这是音乐老师深于教学探索。

一、心传口授

传统戏曲音乐传统教法,首先要心传口授。象过去师傅教徒一样跟的方式,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方法,老师必须在课前就要自己先会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这种方式关系到传统音乐的审美,创美的问题,牵涉到传统的地方哲学、美学、音乐思维和音乐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从前的音乐教学采用的多是这种方式,只是近来因认为其落后渐渐弃之不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靠的就是这种方法,并培养了一代代大师级声乐和表演艺术家,这个事实足以说明“心传口授”是教唱传统戏曲的最好方法。

二、视唱法不适宜传统戏曲音乐的教唱

现在我们音乐教育用的是以德、奥为中心的欧州音乐教育体系。他们严格忠于原谱,谱子上详细的记录了音乐的绝对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表情、线条、气口等。演唱(奏)者一般“唯谱是从”,丝毫不能变动,否则就算是错误。我们中国人认为音乐是活的,谱只是一种符号,只能对音乐作一种大概的记录,并不能完全代表音乐本身,音乐中许多细微之处,谱子也是无法体现的。谱上一般只记录演唱(奏)的音高、节拍、指法、气口等,对节奏却不做详细的记录,只有一个框架,给演奏,演唱者留有再创造的空间,一般不用僵死的谱子来限制流动的音乐。所以用“视唱法”来教唱戏曲音乐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

三、心传口授是课堂戏曲的好教法

中国传统戏曲、曲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靠的就是“心传口授”这种方法,心传是内容、灵魂,口授是形式。说明它有许多优点。

从科学的角度讲,“心传口授”就是那种省时高效的方法,它最明显的优越性是快捷。传统的艺术(音乐),长期来受儒、道、佛几家雅正、中庸、无为、消遥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意会”为主的审美、创美情趣,是一种体验式、感悟式的艺术,一种风格的把握完全是凭审美经验对艺术的直接领悟和体会,当老师以“口授”这种形式教唱时,其实已经把戏曲的音乐旋律连同他所领悟到的唱腔中意境美、线条美、装饰美、语言美、韵味美等通过这种简单的口授形式直授让学生心领神会,也就是已做到了“心传”,为学生以后怎样处理音乐提供一种快捷的途径,缩短了学生摸索的时间。

四、心传口授能诱发学生兴趣

用“心传口授”的方式进行教唱时,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就明显的缩小了,师生间的交流也频繁了。老师教唱时其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唱腔、细致的讲解,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一句句跟唱中体味到了戏曲的韵味美之后,将产生浓厚学习戏曲的兴趣。

五、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前我在教授戏曲音乐时,采用常规的视唱法,学生普遍没有兴趣。我了解了一下原因,有些说听不懂;有的说一个字唱上半天太慢了;有的说与平时听到的歌曲不同,不习惯听;有的说太难学了。后来在教授越剧时,我特意在课前提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觉得越剧难听?”学生回答:“太拖、太难了”。然后,我在教唱《化碟》时采用先词后曲,并用心传口授的方式,我范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很快就摇头脑唱得津津有味。学会以后,再要求他们视谱,他们也愿意了。上完课我又问了一个问题:“越剧到底好听还是难听?”“好听!”“好听在哪里?”“拖腔的地方唱起来特别有韵味。”我在教授戏曲课中采用先词后曲和心传口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戏曲教学过程中,用“心传口授”法并用“先词后曲”来教唱戏曲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如何来体现戏曲音乐中的韵味美,我认为是最主要的环节,只有学生感悟到这种韵味美,被其吸引,为其陶醉,才能激起浓厚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我们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的目的。通过实践我认为“心传口授”不失为课堂戏曲音乐教学的好方法。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