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民族器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作者:河南省睢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红光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10-18   点击:

  三、民族器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民族器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不仅是向中小学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传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文化的重要举措。音乐作为人们生活的“减压阀”,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甚至是遥远的未来,其都是人们对于生活、工作能力以及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流行音乐这种“快餐音乐”不同,那些用民族器乐演奏出的民族音乐更有韵味,能够让人如痴如醉。要想真正掌握民族音乐的真谛,就必须从小开始学习。为此,民族器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既是音乐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扩大民族音乐影响力的强有力保证。

  (一)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都习惯以教师为学习的榜样。所以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其中那些民族器乐作品更是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光明行》等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已然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让学生学习、鉴赏这些优秀民族器乐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认识民族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音乐的美,而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民族器乐文化也是非常有效的。

  (二)案例教学法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作为音乐教师,他们要学会利用一些经典民族器乐音乐素材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感染力。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以二胡曲《二泉音乐》作为个案研究,首先给学生介绍阿炳的身世,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增强学生对民族器乐文化的认识。音乐教学要讲究循序渐进、由简入繁,既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民族器乐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积累由民族器乐演奏的经典民族音乐优秀作品,从而使中小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民族器乐的强大。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民族器乐音乐作品与流行音乐作品帮助学生认识两者的异同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民族乐器进行教学

  校的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器乐教学的表述值得我们重视。《标准》本身在有关器乐演奏有着明确的表述:“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的乐器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所以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民族乐器,让学生根据学校的民族乐器教学要求和建议,自行购置民族乐器,也同样是不能强求学生统一,如遇不能统一民族乐器的情况,可以根据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可以相应的打击乐器,甚至自制民族打击乐器来配合完成民族乐器教学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民族器乐教学主要以小乐器为主;例:横笛、陶笛、葫芦丝等方便易学的乐器。配置伴奏乐器。例:鼓、铃鼓、手鼓、响板、双响筒、木鱼、梆子、沙锤、碰铃等。学习乐器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打击乐器

  (四)遵守民族器乐教学规律,优化民族器乐教学形式

  根据民族乐器的教学规律,采用分组的民族乐器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民族器乐教学形式,比如说对班级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分组,根据民族乐器的分类,分成吹(吹奏乐器)、拉(拉奏乐器)、弹(弹拨乐器)、打(打击乐器)、特(特色乐器)等五个乐器组,进行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的接受快慢和能力高低,把学生分成基础组、提高组、表演组等,各组之间形成老带新,快带慢,形成相互学习和互赛学习的一种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音乐教学法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器乐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经越来普遍地被引入到寻常音乐课堂教学中,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也越发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将民族器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鉴赏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利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传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