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作者:甘肃礼县肖良乡九年制学校 何小丽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13   点击:

  其次,节奏教学和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节奏训练,以打拍子、听节奏、念节奏等方法,来降低歌曲学习的难度,感受音乐节奏的起伏以及旋律的特点。利用节奏训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民族音乐中节奏的变化,提升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

  比如,在开展《广陵散》《十面埋伏》的赏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感受歌曲的旋律以及节奏特点,让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展示节奏。为了在音乐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休息时间、点音符、分节节奏等,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身体动作,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手掌、拍腿等节奏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尝试利用不同的身体律动表现乐曲节拍,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乐感。

  3. 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综合性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辨认、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及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夯实音乐学习基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创设综合教学情境、把握音乐教学中心内容,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明确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性。

  首先,音乐教师要基于民族音乐教学的需求,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要意识到,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音节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及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热爱音乐。所以,音乐教师要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创造有趣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元素,丰富、创新音乐教学形式,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比如,教师在进行《二泉映月》的教学中,首先,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及主体性,即重点挖掘与学生的课堂体验、学生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相关的教学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二胡演奏等话题的讨论及学习,创设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二泉映月》的意义,将歌曲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在帮助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能够强化对学生于二胡乐器的认识,切实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向学生展示二胡演奏的图片、视频,再向学生讲述《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以形象化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并通过这种教学环节来增进同学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融入音乐教学中去,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其次,音乐教师可以合理收集和利用生活资源,并合理优化音乐教学环节,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并了解民族音乐,增强体验效果。所以,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收集生活素材,并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应用生活素材,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利用生活化资源时,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注重利用和开发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具,以切实凸显音乐体验教学特色。

  基于这个需求,音乐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由于生活素材丰富,容易取材,利用实物进行初中音乐教学,使学生对民族音乐能够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例如,音乐教师在教授《丰收锣鼓》这一歌曲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教学,深入乡村体会人们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体验人们喜获丰收的愉悦心情,以此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在户外教学环境下,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4. 游戏教学

  在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应只有音乐理论讲授、歌唱训练等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音乐教学总目标,规划教学流程,注重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化民族音乐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实践能力、活动倾向等,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利用游戏,提升音乐教学的体验感,通过合理设置教学游戏,优化教学环节,切实提升学生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参与度。通过创新初中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并开放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摆脱以往音乐课堂授课的限制,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注意减少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及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所以,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需求,开展音乐教学游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通过接龙、猜歌等多种音乐教学游戏,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教学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不断增强,音乐教学的目标也能够很好地完成。

  在民族音乐教学游戏活动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状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来巧妙地介入到游戏中,并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通过充分利用歌曲辨别、传声筒、模仿等游戏形式,在音乐课堂中开展教学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会用特定的律动及身体语言表达音乐。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对于民族音乐歌曲知识、曲调、节拍等音乐元素的认知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相关民族音乐课程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夯实民族音乐基础。

  总之,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生上午音乐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参加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增强音乐素养,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永亮《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17期。

  [2]孙红《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文化》,《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21期。

  [3]贾富强《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新课程》2020年第23期。

  [4]王丹桂《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方式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14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