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声合唱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各种艺术活动比赛频繁,合唱训练及比赛也自然成为我们中小学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题,它是一项集体艺术,是由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歌曲的内容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同时合唱艺术活动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高尚的情趣,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形式,也是学校音乐课、课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群体意志的一项音乐活动。好的合唱是离不开音准、节奏、音色统一和科学的发声法及合理的选材,现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安静的合唱训练是基础
好多人都认为只要把歌大声的唱出来就行了,不注重声音的控制与位置,导致演唱时出现白声、喊声的现象。其实合唱声部之间是强调互相靠拢,追求均衡协调的,特别是童声合唱,细腻讲究的用声甚至会轻易地被某样控制不好的乐器的音量破坏掉,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音乐艺术的众多表演形式中,与独奏、重奏、管弦乐等相较,合唱是安静也是最需要安静的一门艺术,也她独特魅力相伴随的是她的脆弱――她的美很容易被破坏。
我与孩子们训练时,在控制好气息的过程中一般只要求用百分之六、七十的音量,孩子们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接纳不同的声部,合唱不是毫无主见的附和,不是滥竽充数,更不是闻声而动的“两边倒”,因此要让每位同学必须有鉴别能力,抵抗外来因素的干扰,喊叫的训练是毫无美感、毫无艺术、毫无效率可言的,为此安静的合唱训练是基础。
二、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动力
气息是“声之本,晋之帅”咬字、吐字需要气息的支持,动情即动气,何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呼吸方法呢?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它易于调动呼吸器官的整体运动,使胸腔、横膈膜、腹部同时控制与调节气息的出入,统一声区、增强共鸣等也有明显的作用,总之,气巧则声优。但是,因为少儿期他们的发育不健全,肺活量也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故用成人的胸腹式呼吸是不太科学的,童声的呼吸应强调用头声。
三、音准、节奏、和谐的音色是难点合理的选材是灵魂
进行发声训练时,要向学生讲清发声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无论干什么,都要先打好基础,不要认为发声训练枯燥无味而不愿进行练习,集体练声的目的是将发声器官的肌肉松弛而灵活起来,以便消除一切障碍。好的合唱音质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应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做半打哈欠的感觉进行发声训练。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
针对这种情况,应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一开始的哼鸣训练要用直声唱,不要颤音,因为用直声训练比较容易产生共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明澈、纯净的音质。哼鸣的训练要伴随着渐强、渐弱进行,声音拢过来后,加母音进行练习。练声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的练声曲多以级进为主,母音的变化不要太多,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发声练习。
发声训练要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咬不准字头、归不好字韵影响了声音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要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这样在下面的歌曲学习演唱中就能做到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合唱训练。
合唱音响的和谐,是建立在音准、节奏基础上的,而音准节奏的训练主要又是通过视唱练来解决的,训练中,学生最易犯的毛病就是低声部跟着高声部走,为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标准音构唱旋律音程,如:
6―――|3―――|6―――|1―――|
师弹 生唱 师弹 生唱
老师给出标准音,学生在此间基础上向上或向下唱出指定的音程,如大三度,小六度、纯四、纯五度等。
2、根据标准音la用人声构唱和声音程,教师弹一个标准音,然后指定一声
部唱i,二声部唱3,两个声部在老师的指挥下同时唱出,跟学生讲明唱前要在心里找好音高,不许出声哼唱,做到力度均衡、节奏稳定。
3、唱准半音,解决音准和节奏还应解决从自然音到变化音,半音阶练习让学生静心听好大、小二度音程关系,然后随琴轻声练唱,再渐渐增强音量,最后达到无伴奏练唱。
在选择合唱的曲目时,还要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总之,在童声合唱训练中,合理的选材是一首歌曲在演绎过程中的生命,它将维系到一首作品在演唱过程中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