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高中音乐教法 >

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听、唱、谈、记”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饶平二中》

长期以来,高中的艺术教育是薄弱环节,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有利于加强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

从事高中欣赏教学五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味强调的欣赏是无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更别谈让学生有更好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把“听、唱、谈、记”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音乐欣赏的形象感受----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音乐艺术的情感内涵,音的高低,调式,力度,速度的变化等等都需要通过听觉去感受。要使学生理解歌(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首先要强调学生认真的听。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意境,从直觉上感受音乐的情绪,感知歌(乐)曲的旋律美、意境美。例如欣赏东蒙民歌《牧歌》,由于这是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歌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1+A2+A3+尾声。歌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较为独特。我便采取了让学生完整感受音乐形象再独立分析的教学手段。歌曲的引子先由女低音哼鸣唱出主题的乐意,随后男低音在下五度模仿呼应,给人以辽阔、空旷、苍茫、深沉的印象。引子还没结束,有的同学已脱口而出:“这是草原的歌曲!”曲子欣赏完了,同学们也都从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蓝天、白云、草地、羊群那辽阔草原牧场的美丽景色。

欣赏的形式不可单一,可完整的听,也可分段欣赏。每听一次,都要让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去思考,并且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聂耳的《码头工人歌》,是聂耳经过长期酝酿,特别是他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深入工人群众体验生活而精心创作成功的。歌曲采用回旋曲式(ABACADAEA)写成,其主部主题(A)为《杠棒慢步号子》的旋律:333 20 222 10 112 30 216 10

在第一遍完整欣赏时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不停反复哪段旋律?(要求学生模唱出来)。反复了几遍?(五遍)。由于一开始就强调问题,学生都很用心听,问题解决了,主部主题也完整地模唱出来。第二遍欣赏采用分段,要求学生听出四个插部的情绪变化。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和歌词的提示,同学们都感受到码头工人内心的强烈愤怒情绪及反抗压迫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现----唱

“唱”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一个主要途径。片面靠听觉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单调,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把每部作品的主题音乐唱出来,有的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背唱,培养学生独立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如在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时,我要求学生边视唱边击拍熟悉“梅花主题”的三次出现,并且从速度、情绪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变化感受到梅花在寒冬腊月傲霜斗雪、岸然挺立的形象。每次主题出现时学生都能轻声跟唱。这样,多让学生唱歌(乐)曲的主题,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还可以间接提高人脑的记忆功能。在唱的过程中,或划拍,或击拍;也可采用对唱、轮唱、独唱、领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同时改变了学生对视谱不感兴趣的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乐欣赏的感性演绎----谈

相同的音乐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中欣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学生完整地聆听音乐后,我要求他们讲出自己的直观感受。这个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演绎能力,又让我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信息双向反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古曲《流水》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大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学生在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可参考的情况下聆听全曲,然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感受。其中两位男同学的发言让我颇感意外。一位同学说:他感受到天气晴朗,渐渐地,乌云聚集,滴滴嗒嗒下起小雨;风刮起来了,转眼间狂风暴雨;最后是雨过天晴,一片寂静。另一位同学的感受更有趣,他说:开始是天刚亮,清新的空气和幽静的林荫;行人渐渐多起来了;然后中午,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最后是黄昏,人群渐散,又回复了夜的宁静。虽然两位同学的感受跟主题意境相去甚远,我依然很高兴地表扬了他们。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从音乐的强弱变化、速度的快慢、情绪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去感受音乐了。

抑扬顿挫的音调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谈音乐感受时把握语言的节奏和力度,调节语言的音量音高,加强语言的逻辑性、形象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说的和唱的一样好听”。

高中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民族器乐的作品,每首乐曲都有不同的民族乐器出现。我要求学生在听完某首乐曲以后,讲出是哪一种或哪几种乐器演奏的,音色有什么特点。例《二泉映月》(二胡),《流水》(古琴),《鹧鸪飞》(笛子),《十面埋伏》(琵琶)等等,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补充,大家对各种民族乐器及其音色、民族风格、表演形式有了较深的印象。

音乐欣赏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不仅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还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体验和鉴赏其美感,把自己培养成能听懂音乐的人。

四、音乐欣赏的理性巩固----记

针对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少,程度参差不齐;高中音乐教材程度高,知识面广,乐曲普遍较长,难度大;歌曲歌词不全,演唱形式多样这一情况,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多听、多唱、多谈感受外,还要求学生多记,口、脑、耳、手并用。相应地强调从感性到理性的发认识,巩固自己所学知识。

在《春江花月夜》一课的教学时,课本里只有第一段的旋律,而全曲却有十段,由十多种乐器演奏。为了让学生更完美地感受音乐,我把整首乐谱的主题抄出来,印发给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要求每位同学在谱上标出各乐段用什么乐器演奏,力度、速度、表现手法上有何变化。学生认真地边听边做笔记,经检查,大部分学生都能听出主奏乐器(琵琶、箫、二胡等),也都感受到了波浪式的旋律进行和“换头合尾”这种民间音乐常用的表现手法。

在基本乐理和音乐常识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会记简单的曲谱、节奏;在歌曲中标出旋律的进行方向(上行、下行、平行)和进行方式(同音反复、级进、跳进);让学生写出简单的曲式结构……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冼星海说过:“只有欣赏水平的提高,才有艺术水平的提高”。音乐素质的培育,是学习任何音乐者最重要的必修功课,摒弃了教师的“独角戏”和“满堂灌”,注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