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高中音乐课改 >

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中学教育资源网》

全日制普通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的编订和课程的开设,是以审美为核心,寓思想于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的。在当前,无论是“课改”前的教材还是“课改”后的教材,都以“音乐欣赏”这一模块作教学重点,所占课时比重较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教材中的大部分经典作品缺乏足够的认知,最终在欣赏兴趣上不浓,这毫无质疑地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引导学生欣赏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的几点,供我们探讨、思考。

一、语言能力。

精炼而风趣幽默的语言,在音乐欣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有导言、乐曲介绍与分析、课后小结等用口头语言讲述的一些环节,这有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能调节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的“欣赏心理”趋于积极状态,欣赏兴趣也才能被激发引导出来。

我曾密切地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印象最深的有“易中天品三国”“纪连海讲清史人物”等档期节目。除了丰富多元的历史事件,面目各异的历史人物外,易教授和纪老师对语言的运用驾驭能力深深吸引着我,易教授在讲坛上的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而纪老师评书般的讲述与相声般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而浅出,使得课堂妙趣横生、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音乐欣赏课堂内,我们也可以在组织语言上多下功夫,比如在欣赏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时,可以用评书的表演性夸张语言:话说…………,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形式上,感受到轻松、愉悦,建立起学生积极的欣赏心理,再听赏时才感觉到乐曲的亲切、易懂而热爱。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用诙谐风趣的讲述风格,引导学生在百鸟和鸣中领略唢呐的魅力和旋律的民族特色。

二、表演能力。

教师的表演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重要一面。音乐是为了“炫情”而存在的,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音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具有深切感受、情感丰富而善于表演出来,直观地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欣赏兴趣,这种表演包括非角色表演和角色表演,如教师的眼神、语气等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肢体表情。在欣赏《白毛女》选曲这一课时,不同唱段的情绪有天真期盼,有沉重,有欢快。课堂上让学生先从教师的眉眼间、形体上观察体会到各唱段情感的丰富性,引起自己内心情感的共鸣,才能对乐曲理解之深、喜爱之切。

角色表演包括教师要具备相当水准的戏剧、舞蹈表演能力,如在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或者《天鹅湖》等片断时,老师能够惟妙惟肖有“角”地表演,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其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欣赏兴趣的激发,远远超过了多媒体教学。

三、深入研究能力。

音乐欣赏所涉及到其他学科和知识点较广,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深刻的,其中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学生比较感兴趣,需要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从挖掘历史、文学等方面入手转换引导学生欣赏的角度,比如欣赏《胡笳吟》这首古琴弦歌套曲,对今天耳目塞满了流行音乐的学生来说,其音乐语言、歌词是陌生的,欣赏起来兴趣更低,教材中对《胡笳吟》的背景介绍很笼统,那么教师备课时,可以深入研究这段历史的详情:蔡文姬即蔡琰(约177-?),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上课时可以从丰富样实的历史讲起,再引导学生观看电影《曹操与文姬》的一些片段,先让历史打动学生,转而欣赏《胡笳吟》。这样,学生在欣赏了音乐的时,对文姬在《胡笳吟》中对自己命运的悲叹以及饱含的爱国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点。再比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学生要体会“含着眼泪的微笑”风格,教师不如先讲莫扎特在写《第四十交响曲》时的生活背景后,更容易带着很深的感情去体会“含着眼泪的微笑”的风格。通过这样深入研究的备课、上课,改变学生欣赏音乐只“听一听而已”的观念,让我们把音乐欣赏尽量地“做大做强”,成为综合知识的平台。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有益于终身的教育。欣赏的经典作品,总是经过了历史的洗涤,时空的打磨,才成为人类共有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久传不衰,在当前社会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既要传播文化,又要探索传播,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环境,新要求,才能把“音乐欣赏”打造为优秀学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