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 >

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看大戏》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第四单元  看大戏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越剧《橘树尚且性刚强》


  第二课时:欣赏评剧《报花名》


  第三课时:欣赏梆子《花木兰》


  第四课时:学唱歌曲《看大戏》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践活动──查找相关资料、欣赏、模唱、模奏等方式,感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歌曲《看大戏》的范唱带或CD;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豫剧《花木兰》、越剧《桔树尚且性刚强》、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评剧《报花名》、戏曲网页。


  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认识、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部分优秀演员。


  本单元难点: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部分主要戏曲的特点,同时欣赏部分唱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橘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人称“小歌班”。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


  ▲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 “独立不倚”、“至诚一片”,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4)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


  (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


  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


  4、拓展性作业


  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


  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随笔:学生了解一些越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评剧


  (1)发展历史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点


  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3)音乐特点


  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秀演员


  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07年,卒于1942年,祖籍河北滦县。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及电影《海棠红》等。


  4、欣赏《报花名》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此段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介绍演唱者:新凤霞。


  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六岁学京剧,后改习评剧。十四岁主演,三十九岁被迫离开舞台。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开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被誉为一代评剧皇后。代表作《花为媒》《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


  随笔:了解一些平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着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


  (5)优秀演员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学戏,后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幼功深厚。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另创新腔。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l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的问题: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设问的问题:


  ▲揭示曲名:《花木兰》


  ▲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小组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


  (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


  7、背诵古诗《木兰辞》


  8、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随笔:了解一些河北梆子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5)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


  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随笔:在模拟演唱中学生能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相关参考资料: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着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唱腔高亢流畅、表演风格朴实。代表作《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代表作《宝莲灯》《关汉卿》等。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唱腔口语化,代表作《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一面。表演通俗质朴。着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着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另外,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着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着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唐宝玉》等。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以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着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受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的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着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以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着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声腔剧种: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官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