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高中音乐教法 >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情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

现在的高中学生,只要一提到音乐欣赏,就是听录音磁带或CD专辑、看“流行”歌曲MTV和演唱会实况录象或VCD。在“听”、“看”的过程中,听上几句就开始议论,很少有人认真仔细安静地把整首曲子听完。假如你要问他们比较“熟悉”的歌曲,只不过是枝言片语的知道几句词,缺乏对整个歌曲内容的熟悉和深刻的理解。欣赏歌曲尚且如此,欣赏器乐曲的情况就更糟了,开始听一听旋律,如果“入耳”能听上一会儿;如果不入耳的话,则即刻趴桌入睡。

教学中,遵循音乐审美“历时”的“听觉”规律,首先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注意聆听歌曲、乐曲的完整性,其次要设计问题,使学生在聆听中,了解音乐作品的乐思、动机、乐汇、乐句、乐段之间以及和整个乐曲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等。总之,要让学生养成完整地聆听习惯,使学生自觉地在专注聆听中,注意捕捉音乐的主题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注意乐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音色等方面的变化,在音乐的整个“历时”过程中,凭借“听觉”来感受、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

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体会完整聆听和倾听的重要性,体验欣赏音乐的一般过程。我在第一节上课时,先让学生听一首短小乐曲,是关乃成同志根据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改编的手风琴独奏曲《游击队歌》。

乐曲刚开始没几句,有些学生听出是游击队之歌,有的跟着唱、有的说:这谁没听过呀……等。我问:“你们听,音乐完了吗?”学生回答:“没有呀!”我说:“等音乐全部听完以后,你们再说、再唱也不迟呀!”同学们安静地听起来。随着游击队之歌乐曲的力度、音区、音色等变化,学生仿佛也在思索着什么。当“5--6.5|323233323332……”的旋律出现时,有的同学小声说:“鬼子进村了。”游击队之歌旋律的再次出现,伴随一些不协和和弦的强烈音响,最后,以雄壮的游击队之歌音乐结束。

聆听完了,我说:“你们可以充分地说、尽情地唱吧!”。同学们唱了、说了一会儿,我便进一步地问他们:“游击队之歌的旋律代表什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鬼子进村的?你感觉乐曲由几部分组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乐器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议论,把那战火烽飞的抗日战争中,游击队英勇杀敌的故事,讲得各具特色、活灵活现。这时,我总结道:“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把整个乐曲全部听完,能够描述出这么生动故事吗?(学生肯定地回答:不能!)对,不能!这就告诉我们,音乐欣赏不能只听乐曲的一部分,而是需要耐心地从头至尾完整地聆听乐曲、歌曲。”

紧接着我又指出:“这里的听,不是一般的听,是‘倾听’,就是仔细地听。仔细就是要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捕捉特点鲜明的旋律,换句话说也就是捕捉乐曲的音乐主题。”为了使学生理解“倾听”,我继续向学生提问:“你们听了之后,感觉乐曲中有几段特色鲜明的旋律?”学生回答“两段。”我又问:“是哪两段旋律?”学生答道:“游击队歌的旋律和鬼子进村的旋律。”随后我进一步问:“这两段旋律是如何出现、发展和变化的?”、“这首乐曲你感觉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他们从前奏的火车声开始说到游击队的神出鬼没、迂回作战;从鬼子进村开始说到游击队的迅速出击、勇猛杀敌;从游击队战士与日本鬼子的殊死搏斗说到最后战斗胜利的喜悦。此时,学生通过讨论式的发言,对这首乐曲的逻辑结构了如指掌。我又总结道:“艾伦.科普兰曾说过‘旋律通常是聆听者的向导’,我们的聆听实践就是要听辨出音乐的主题,不断注意它们的发展、变化和最后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的聆听欣赏,才可能真正全面地体验乐曲的情感,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从中受到某些启发或教育,完成音乐审美感受的全过程,并且提高我们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能力。”

遵循音乐审美“历时”的“听觉”规律,培养学生完整的聆听习惯和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能力,不是一节、二节课的事,而是要贯穿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钻研教材、制定计划、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这一规律,考虑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坚持“聆听”的要求,创造“聆听”的环境,狠抓“聆听”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静下来,听音乐、琢磨音乐、了解音乐、逐步深刻地理解音乐。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现在的高中学生:从原来的“坐不住”,到能听十几分钟的乐曲不瞌睡;从原来的“瞎听”,到现在专注音乐发展变化过程的聆听,他们正在逐步地养成认真完整欣赏音乐作品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面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能完整仔细地聆听音乐,学习从逻辑思维角度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这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突出“声”态向“形”态的转化,则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

突出“听觉”的“声”态向“形”态转化的特点,引导讨论、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知道一般在对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过程中,需要审美对象的实际存在。有了空间的位置,才能适应“视觉”对“形”的欣赏,使人们获得审美感受,当然,这种“形”态是静止的。

而我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来说,却不依赖审美对象占有空间的实际存在,是以适应“听觉”的动性“声”态,获得审美感受。这种“声”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的“眼见”、“耳听”随说都是直接感知,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表现为:“眼见”或是静止或是动性的“形”态,“耳听”则都是动性的“声”态。

在美学中有一种“通感”现象,说的是,这两态可以随感觉方式的相互变换而向对方状态转化,并且指出这种转化必须要通过“呈像”。所谓“呈像”就是赋予不存在以存在,也就是说,通过聆听乐曲音响的过程,使原来并不存在的形象,在审美主体的心目中呈现出来。当然,任何音响并不提供已完成的实在形象,只能通过音响的“声”态提供一个“框架”、一种“可能性”、一种有意义的“持载者”。

在这里,歌曲和乐曲所提供的“框架”和“可能性”不完全相同。前者含有文学成分的歌词,显得较为具体明确;后者只是音响,则显得较为抽象模糊。不管是那种“框架”和“可能性”要想“呈像”,都必须有待于我们的学生即审美主体,通过聆听音响中联想、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的创造性活动,“框架”才能充实,“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持载者”所持载的意义才能显示出来,从而勾勒出心目中的形象,完成“听觉”的“声”态向“形”态转化的过程。

上面提到的音响“声”态,就是“听觉”的“声”态,而在后面讲到的,提供“框架”、“可能性”和“持载者”和通过聆听中联想、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的创造性活动,最后勾勒出心目中的形象等,则是向“形”态转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欣赏声乐作品时,注意的是“声”,往往想不到“形”,有的则仅仅注意的是“词”。对通俗歌曲他们还能听明白,但对中外艺术歌曲所表现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就搞不清楚。在欣赏器乐作品时的情况更糟,对于乐曲所表现的一般意境和表达的基本情感,知之甚少,谈不上什么向“形”态转化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这种只满足音乐“声”态对听觉刺激的低层次“欣赏”水平,特别需要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讨论启发和调动学生联想、想象等积极思维,促进“声”态向“形”态转化来加以提高。

教学中突出“听觉”的“声”态向“形”态转化的特点:第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寻找音乐旋律的音响所提供的“框架”、“可能性”。所谓“声”给我们提供的“框架”和“可能性”就是音乐反映出的情绪,因为从一定角度来讲,情绪是音乐的灵魂,体验到了音乐的情绪,就可以说理解了乐曲的本质。欣赏教学过程中,聆听完乐曲,首先,要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对音乐表现出基本情绪的体验看法,通过争论或辩论使认识趋于一致,然后,进一步启发引导他们,归纳总结整个乐曲情绪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

如聆听《二泉映月》的音响,学生很快地就能感受到一种有悲有怨有感有叹的情绪;聆听《春节序曲》的音响,学生又能很快地感到一种欢快、热烈的情绪。在欣赏二胡与乐队的《江河水》时,在学生通过聆听凄楚的音调,了解整个乐曲压抑、悲怨的基本情绪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讨论找出了情绪的发展的几个阶段过程。即:“悲”--“诉”--“愤”;“呆”--“思”--“悲”;“愤”--“抗”--“悲”,的“框架”。这样就为“声”态转化成“形”态,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是要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勾勒出自己心目中各自的形象。在这一步里,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观看的不同的电影或电视剧所积累的影象,进行联想。特别是要大力鼓励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教他们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表达音乐的主要内容,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独特的形象。

如聆听《沃尔塔瓦河》时,有位同学发言说道: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涓涓细流,逐步汇成浩荡的大河,带着泥土的气息、美丽的传说,带着沉重的历史,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从远古流向未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同中华民族一样伟大的民族,背负着困难的历史,具有着不屈的性格,也曾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历程孕育的无数英雄志士,同命运顽强地抗争。用一往无前的气概,创造着自己民族的辉煌。我分明从中听到了宁死不屈的性格,听到了充满忧郁和梦想的音调,渗透着热情的光芒。音乐的各种要素的升华,让我感到了雄伟的气魄、高尚的品格“热爱祖国”在这里表现的是那样彻底,发自内心的激情,随着美好的旋律,象母亲河一样滚滚而来。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现在的高中学生,多数人除了具有了听辩常见中西乐器的能力、积累了不少的音乐语汇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在进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音乐接受美学的理论,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审美主体的作用,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只是片断的、支解的、局部的略听,缺乏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完整、仔细地聆听和体验,也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根本谈不上什么音乐欣赏水平,就连欣赏音乐最起码的“历时”聆听要求都没有做到。这样的现状需要通过高中音乐欣赏课,不断地加强“历时”聆听习惯的养成教育,迅速提高他们的“听觉”水平来扭转。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