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音乐教育的主体功能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以重庆万州L中学为例

作者:西南大学 张泸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5-06   点击:

  硬件设施的限制肯定不能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去改进。但是在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反馈这三个环节,教师依然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善音乐课的行课方式。

  教师要时刻牢记音乐教育始终以审美为核心,其主体功能中“文化传承”这一项同样要靠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去实现。如果学生都无法从教材中得到美的体验,他们又该如何理解音乐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就应该根据教材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将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炼、多样的音视频资料选作课堂材料,不要排斥、回避当代青少年的视听习惯,而是要引导他们有选择地去欣赏、学习审美格调较高的音乐作品。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求知心、好奇心,在教材内容和时代潮流的结合中找到平衡点。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避免将自己过度地置于权威中心点,而是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唱多参与,只有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才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学生是否体会到了音乐之美、是否听懂了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程一开始,便简明扼要地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接下来用课前准备的视听资料做引入,慢慢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高中的音乐课程在难度、深度、广度上就有很大的提高,较之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了大量相关的音乐背景知识,其教学过程应该以比较和评价为主。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后评价时,教师不可一味地提出赞扬,对学生本堂课的表现要进行客观的评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师生都乐于互动交流,并建立起良性的评价体系,这对于音乐教育主体功能的实现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自建立以来,便一直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完善自我内涵。2017版新课标提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音乐上发展,终生热爱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加深对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的理解;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正是对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的温情观照。从音乐教育本身来说,它承载的不仅是教育的真谛,更有人类传承族群文化、延续种族记忆的美好希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