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小学音乐课改 >

谈乡土艺术教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百度空间》

乡土艺术是历代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成果,在千百年来代代流传下来,对于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的责任就是继承、保护和弘扬。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交流互动的时代,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借鉴,更加频繁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教学时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我们的民间乡土艺术经过科学的加工和提炼,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让我们的民间乡土艺术得到延续和发展。

桃花江是湘中一片宝地,素以山水优美、人文荟萃著称。屈原作《天问》于县城天问台,潘子良修道于浮邱山,人们传说桃花仙子抛下桃花宝带化成了百里桃花江,更是增添了这片土地的神奇色彩。到民国时期,《桃花江是个美人窝》的歌声唱遍了南洋东亚,然而,桃花江人除因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孕育出俊秀的身体发肤之外,更有他们勤劳朴素、乐于奉献、慷慨好客、崇礼守信、勇于开拓的品德,这是桃花江人美的内在品质,才造就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也孕育出丰富的乡土文化艺术。利用课余时间,我走访、查阅、收集了一些流传于桃江当地的艺术形式的有关资料,把这些艺术形式罗列整理了一下,把它们分成五大块,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把地花鼓引进课堂

地花鼓是我县在春节期间闹花灯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双人舞形式简单,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旦角头戴凤冠,身穿艳丽戏装,手拂彩绢,扮成一花枝招展的少女;丑角抹白鼻梁,腰系彩裙,手持折扇,一副滑稽相貌。二人边歌边舞,唱词的主题思想浅显,多表现对劳动和大自然的热爱,更多是表现人们祈求丰收和向往幸福美好的愿望。其中曲调多样,音韵高亢,乡土气息蕴含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地美。

我把地花鼓引进课堂,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对乡土风情文化的审美因素,教学中抓了三手:

1、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刻理解地花鼓音乐的思想美。

选准教材后,我就简单介绍有关背景材料,使学生感受该乡土音乐作品的内涵,如在教学《十五闹花灯》时,我就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年画图片,使学生从画面上去理解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的愿望,继而利用录像让学生观看地花鼓的表演,使学生的情感融入花鼓曲中,在共鸣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2、激发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地花鼓的音乐美。

教学实践告诉我,凡是对某个事物动过情、发生过美感的,一般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印象更深。据此,我就扣住地花鼓曲调的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美的特色,来为学生作审美的启导。同样以《十五闹花灯》为例,我用甜美的声调范唱,伴奏也尽量反映作品风格,认真地烘托出曲调的音乐美,有助善于模仿的小学生感受它,进而产生“一定要学会它”的热望。

3、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欣赏地花鼓美的能力。

地花鼓曲调凝聚着多种美感,通过学生欣赏、展开联想的同时,更应让学生体验角色、进行表演来加深体会。比如学校建立了花鼓戏曲兴趣小组,长期开展学唱地花鼓的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乡土音乐王国里自由飞翔。同学们在模仿表演独具家乡艺术特色的地花鼓时,个个脸上都呈现出自豪而开心的表情。久而久之,学生们自发地编出了“万里长城多伟大,老师常常讲起它,就像一条金项链,在我妈妈胸前挂,亲亲妈妈是祖国,我爱长城爱中华……”的花鼓词。

二、让学生学会胡呐喊、龙船歌

竞龙舟是我县每逢端午节期间进行的习俗,特别是大栗港人在划龙船时,先由著名歌手高唱歌声高亢、节奏欢快的龙船歌,他们称之为“胡呐喊”。我注意到胡呐喊是桃江本土特有的民歌形式,有着它独特的发音方法,必须具备特有的噪子条件。现在我们的学生流行去学声乐或西洋乐器,却忘记了我们身边还有这么优秀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课堂上我利用孩子们强烈的表演欲望,把胡呐喊带入课堂,教同学们学唱胡呐喊,胡呐喊是一种原声态的民歌,没有演员腔,也没有媚俗情,但必须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于是我请民间艺人现场为学生表演。学生通过欣赏、对比、学唱、表演等系列形式,充分感受了胡呐喊、龙船歌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吸收和掌握本土音乐艺术营养、节奏韵律感和表演能力的基础上,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在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追星”的今天,我校学生却能执着地热爱乡土民歌艺术了。他们模仿胡呐喊的号子,自编了“啦啦曲”,孩子们表演起来十分投入。

三、组织表演马迹塘“故事”。

“故事”是我县马迹塘镇独有的一种民间彩扎艺术,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戏”。相传源于太平天国时期,马迹塘一带的民间艺人,运用独特的手法和技巧,按照剧情的特写场景,把两名儿童装扮成剧中人,按照戏剧的艺术造型,一高一低地站在一个一平米的木台上,由四名男子抬着进行表演,在鼓手和鞭炮声中,扎在闹元宵的人流里,游街过市,缓缓行进,远看像仙女从天而降,飘拂而来;近看则是一出精彩的折子戏。这种民间艺术需要小演员们传神的表演,通过眼睛、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真切地体会“故事”这一民间艺术,我在组织学生观看“故事”表演录像带的同时,还请来马迹塘“故事”艺术表演队的民间艺人,在课堂上向学们介绍“故事”。在课外对热爱“故事”艺术的同学成立“故事”表演队,请马迹塘“故事”艺术队的民间艺人为师生进行指导和培训,效果非常不错。这种民间艺术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去年,我校的业余“故事”表演队的同学还被请去参加市、县的“故事”表演,不仅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重要的是使这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坚韧不拨、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四、自制和演奏竹乡乐器

桃江是全国闻名的楠竹之乡,有着六十万亩翠绿挺拔的楠竹,竹文化在我县有悠久的历史,各种竹制品、篾竹、篾器、竹椅、竹筷、竹帘、笔筒礼盒等制品远销国内外,竹子除了能做日常用品和工业品外,还能成为乐器,不用说短笛、芦笙,就是简单的一片竹叶,在乐手的手中也是一件乐器,能演奏出优美婉转的乐曲。课堂中我让学生了解我县的竹文化,让学生知道我县是中国第二大楠竹之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教学生用双响筒、竹快板等竹制品乐器进行演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竹制乐器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同学们回家后用自家的竹子,制作出多样的竹乡乐器,如竹笛、竹梆、竹哨等等,一场精彩的竹乡乐器制作和表演大赛热就这样在我校兴起了。

五、学会表演弹词、演唱民歌、创作民谣

弹词,用月琴伴奏,又俗称“月琴戏”,通常是盲人从事此艺,以谋生计。农村多在夏夜月下纳凉时进行,唱者弹月琴,唱戏文,歌声时急时缓,时高时低,琴声点点相合,清脆悦耳,听众心旷神怡,忘却了日间劳累。我县许多集镇上的茶馆酒肆中都在演唱招引顾客。

民歌、民谣又分为山歌、田歌、牧歌、龙船歌、谣歌、劳动号子等,人们常于田野农事、劳动时歌唱,曲调粗旷高亢,独具地方特色。为让学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我走访了很多民间艺人,并录下他们的歌声,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一道学唱、讨论、创编,和学生一起欣赏学习。同学们模仿民歌、民谣的旋律节奏,现场创编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反映校园生活的民歌、民谣段子。如“月婆婆来笑呵呵,讲起故事来我们听,我们竖起小耳朵,听得梦里想唱歌”;“文明标兵李小红,礼貌待人又真诚,言行举止人人爱,个个夸她是好典型”等等。

另外,在结合乡土教材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作为音乐审美意识启导的重要环节,我精心组织这样的研究学习活动,如:

1、成立戏曲兴趣小组,学唱地花鼓。

2、利用本地本校资源,让学生演奏一至两种本土乐器,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的教学功能。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尽可能的参加一些社会演出、宣传活动和交流活动,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4、通过拜访当地一些著名艺人,了解桃江当地的民间艺术及其表演形式、艺术特点,并通过学习和观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表演方法,学生几个典型的艺术片断。

综上所述,不仅培养了一支热爱乡土音乐的队伍,而且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学生寻找家乡的歌,就是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

学生每学会一种民俗音乐或舞蹈,都能得到一次美的享受。比如在教师的点拨下,花鼓戏的演员与乐器组的队员,对花鼓戏《龙腾虎跃》的剧情与曲调有了深刻的理解,演员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注到手舞足蹈的表演中,乐队更是通过气势磅礴的合奏,把高昂的情绪、喜悦的心情,以及龙腾虎跃的场面再现出来。从演员的表情随着时促时缓、抑扬顿挫的节奏变换中,学生们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感悟到催人奋进的时代气息。演出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民乐民艺还有利于教会学生做人。有个学生常借名义向家里要钱乱花,还经常不完成作业。但是,他喜欢吹唢呐,而且爱帮助人。根据他的特点,我们安排了他充当了声乐部负责人,并教育他当领导先要会做人,做人要诚实勤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进步很大,不仅按时完成学科作业,不再说谎要钱,而且每天准时到校晨练,耐心帮助低年级同学。在他的努力下,声乐部在全校表现工作出色,他更是一位主力演奏队员了。

民乐民艺的课余培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爱集体的高尚情操。在一次演出中,部分学生临场发挥欠佳,演出不甚成功,许多同学从此心情沉重,有的同学还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但他们并没有消沉,也没有相互埋怨,而是更加勤奋地练功,并注重集体的配合。后来在多次参加县、市相关项目的比赛中,参演的学生都能将内心情感与曲目内容融为一体,达到了形神统一,发挥出了最佳水平,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委的交口称赞。

其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我都适当挤出时间教学生学乐理、练视听,手把手教他们演奏演唱,让广大学生在民乐民艺的殿堂里,不仅识谱能力强、乐感好,而且较之以往懂得更多的乐理知识、民乐知识、乡土历史知识。所有这些在现行教材中是学不到的。

排练节目的过程也是丰富学生知识的过程。比如为迎接县首届艺术节,通过排练“故事”《江姐》,因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很难把握作品的内涵,我给大家讲述了《在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也即让学生了解了建国前夕壮烈牺牲的地下党员江竹筠烈士的生平事迹,学生都被烈士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后在扮演中的小演员们,意气风发,慷慨激昂,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江姐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个节目曾获得县、市最高层次奖。

第三,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

民乐与民艺的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几年来实践表明,我凭借乡土文化艺术的五块基地结构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想象的丰富性、注意力稳定性等都有正迁移的作用。比如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乡土民乐民艺后,思维越来越灵活,思路越来越开阔。学生学会《胡呐喊》自编的啦啦曲《我是小花》:我不是七彩的虹,也不是闪光的星,我是一朵校园的小花,园丁培育我叶绿花红。啦啦啦……,教学里有我的花蕾,校园里有我的笑容。仅此一例足以佐证。又如:有的学生原来音乐课上注意力易分散,通过民间歌舞的严格训练,注意力集中了,遵守纪律了,而且学会了听讲,脑子变得更加灵活,美术课、语文课上联想丰富,他们创作画有新意,作文内容丰富,回答问题合乎情理,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课余的民俗民艺活动磨练了学生意志品质,孩子们的自制力和毅力越来越强,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做到了活动和学习齐头并进,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满意。

值得称道的是,对每项民艺的学练过程,也就是学生在老师、老艺人的诱导下,以自己的理解、想象、语言、动作再现民间艺术的过程。在较长期的艺术训练中,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也在长期民艺熏陶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比如,在语文课上,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内容选曲配乐、现场表演,借助艺术强化课文描绘的形象,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帮助同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五一”歌咏比赛,同学们各显其能为本班演出的节目伴奏;“六一”儿童节,学生自编自演民乐小合奏、民歌演唱会;“十一”庆祝会,学生也利用民乐民艺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毕业时还创造相关节目,以表达对集体的热爱,对老师的眷恋之情……全校100名鼓号队员,个个都显得十分神气。经过长期民乐民艺训练,他们节奏感普遍较强,队列变换整齐,整个队伍显得十分壮观。这支队伍曾多次在市、县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一展风采。

几年来,我已感悟到我校学生既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和创造者了,初步实现了谢嘉幸在《寻找家乡的歌》一文中提到的:为了使每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音乐教育应该“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的要求。也算是我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中,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使学生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乡土情怀,弘扬民族文化的尝试,且有赖于教学中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有机融合,从而有效地发挥了美育的功能,达到了让学生学会感受民乐民艺的美,创造出科学美的目的,成为了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