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班级音乐会的实践研究
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 徐建红
【摘要】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评价又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去的终结性评价我们评价的结果就是一个分数,而在我们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终结性评价所反应出来的评价结果则更注重看学生的发展,看学生的进步。终结性评价“班级音乐会”的提出,为广大一线音乐教育者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教育平台”。“班级音乐会”不仅更新了评价内容,改变了评价方法,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而且还多角度客观地审视终结性评价。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励着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发展,推动着音乐课堂终结性评价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它能让“音乐分数”的内涵丰富起来。
【关键词】 小学 音乐课堂 终结性评价 班级音乐会 实践
【概念界定】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终结性评价不仅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
班级音乐会:名为班级音乐会,却不仅仅限制于“班级”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它最初起源于个人或小组,而后发展到全班、级段、全校甚至影响更广,以小见大,自下而上,层层推进。它从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出发,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建立于生活之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和因校制宜。班级音乐会是一种集表现性、合作性、人文性、愉悦性为一体的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弹性化的综合评价方式。它面向全体学生,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艺术特色舞台。它尊重差异,注重个性,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及难易程度,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一学期、一学年直到小学毕业,整整六年期间的音乐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对音乐审美的感受与认知以及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各项能力,体现了音乐学科特色。是一项可长期持续进行的有效评价,其最终目标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一、课题背景:
众所周知,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其课程评价应该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演唱或是演奏一首课本上的乐曲来给学生评分,颇有些“一唱(奏)定乾坤”、“一锤定音”之感。殊不知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全面,
首先,容易让学生错误的认为音乐课只是唱唱歌而已;其次,这样做不能正确的反映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同时也缺少了推进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发展性价值;再者,这样评价的实质是挑选音乐天赋好的特长生,而对那些音乐天赋不高或是不具备音乐天赋的孩子们来说,会使他们产生不满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失去快乐,甚至失去自信。可以说,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始终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其实,对学生而言,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一门学科,也许正因为这点,才赋予了音乐多彩的生命力。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目前音乐评价的状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的调查(问卷调查表见附录),根据调查呈现出以下主要现状:
1、82%的学生喜欢音乐课。
2、不喜欢音乐考试的占总数的87%。
3、选择喜欢以笔试来评定成绩的6%,18%希望以背唱一首歌曲形式来评定,喜欢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进行评价的占到76%。
此次调查显示:单一化的终结性评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更加喜欢集愉悦性,创造性、合作性等为一体的评价方式。新课标改革之后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终结性评价要倾向于评价学生的能力而不只是分数。在永嘉县音乐教研员单芬芬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结合几年来在评价改革中所获得的点滴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成立了《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评价的研究》课题组,并于07年立项,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成果。如:胡颖老师于08撰写的论文《让成长贴上评价的翅膀》发表于小学生新教育论坛,07年徐建红老师撰写的论文《在音乐中畅游,在评价中成长》获县二等奖等。有了龙头课题的实践研究,针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单一化,缺乏人文关怀这一现象,我们又在终结性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把期末考试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这个“小小的梦想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从而唤醒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此举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他们大呼:这样的考试太有意思了!因此,我们决定深入研究,着手于小学音乐课堂班级音乐会的实践探究,致力于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推广这一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班级音乐会这一新颖的终结式评价方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1、班级音乐会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班级音乐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就是指评价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独特方式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问题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合作方式在音乐会上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表现是一种集表现性、合作性、愉悦性为一体的一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艺术特色舞台,强调互动与协商。
2、班级音乐会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班级音乐会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不仅重视学生的结果的呈现,更注重参与的过程,关注他们排练的过程和准备的记录,小组间在合作中的相互评价。而是集结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对音乐审美的感受与认知以及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统整于一身的综合评价。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音乐学习收获。
3、班级音乐会强调评价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以往的评价要不一张理论试卷评价学生,要不就是背唱一首曲子,这样的评价促使学生无法与自己的一些生活情境相联系。班级音乐会不仅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了音乐中来,更加注重的是让很多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音乐会上发挥各种才能,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主动表现自己,以更出色地表现展现自我、塑造自我、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4、班级音乐架起了五位一体“评价制度
实行多主体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方面:班级音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评价方式上的改变,更是评价内容上的改变,从单一到多元,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如:感知――体验――合作――实践――获取――参与――表现――创造――探究――习得等。
家长方面:班级音乐会架起了家校联系的一座桥梁。家长既是观众,可以欣赏着孩子们的表演;家长又是观察者,陪伴并分享着孩子们一丝丝的进步;家长更是评价者,给予孩子们鼓励和肯定;更有甚者,家长也可以参与到班级音乐会中,来个”全家总动员“,岂不乐哉?
教师方面:班级音乐会从提出――准备――举行的全过程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是总策划者――设计音乐会形式、专场、内容、提示学生积累节目,设定节目,把握整个音乐会的进度;是导演――将音乐会内容渗入日常课堂教学,用设问、鼓励等方法吸引欣赏注意,引导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把一些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辅导和探讨;是演员――用较规范的演唱、演奏、论述参与活动全过程。更是学习者――让自己变成学生,蹲下来与他们一起倾听,了解他们听、赏心理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
学校方面:班级音乐会,能作为以点带面,对提高全校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班级音乐会这一载体,所涌现出来的艺术人才往往成为校艺术节比赛的后备力量。
社会方面:呼吁社会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改革。
总之,班级音乐会的影响令多方都受益。所以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文献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存在。因此,学校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班级音乐会使音乐评价不再是唱一支歌或奏一首曲,它让学生自主地发挥自身才能,它对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音乐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他们在音乐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二)”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 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的创始人埃德蒙德强调:
1、概念学习,通过体验、表演、欣赏和评价等行为方式,使学生形成对组成音乐学科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组织关系的整体认知。
2、以音乐家的身份并通过音乐生活的典型音乐行为参与音乐的学习方式,特别重视发现式的学习,认为发现学习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3、音乐的普遍概念和特殊文化概念并重,较好地处理了文化差异问题。
4、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相应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设计和支持。
这些,都与我们开展班级音乐会实践研究的初衷不谋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生活世界对于科学客体性的主体性,实际上是人的意识的主体性,因为科学的客体性观念,是人在自己的意识的思想过程中所形成的。因而,生活世界的自然状况并不是科学客体性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人,当然不是人的身体,只是人的意识。因而,生活世界对于科学概念的客体性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人的意识对于科学概念的客体性的主体性。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音乐学科,传统的音乐终结式评价使音乐课堂教学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生活,远离实际,以至于许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更别提枯燥乏味的期末考试。而班级音乐会则恰恰是建立于生活之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目标。
(四)音乐新课程理论: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课程,那么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创造和实践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音乐教育中要求学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是这种价值的具体体现。对学生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一门课程,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内心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个体,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因此,音乐学科的终结性评价改革应紧紧围绕学生的艺术实践,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参与艺术实践入手,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并且通过亲身参与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而班级音乐会仿佛就是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终结式评价,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让每一块金子都能熠熠生辉。
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利的理论支持。使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育人目标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准确地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搏动,借助于音乐,我们可以唤起小学生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不断挖掘其情感中的真善美,淘汰假恶丑,使其灵魂升华到圣洁意境。我们希望通过班级音乐会这一新颖的终结式评价手段:
1、通过全员性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的全程参与与组织,能让学生就在校园里,自己身边的生活中走进艺术,并获取一些自己由于功课的繁忙而不能获取的音乐知识。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在体验中变得勇敢,在合作中变得团结,在团结中而充分合作。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式实施与操作,全程让学生尝试独立操作与组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变被动的学习音乐为主动的找音乐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主观能动性。
4、通过全员性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现场表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艺术才能的平台。
5、遵循生活教育的原则,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艺术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培养,并通过艺术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同时结合不同主题的形式要求,用音乐呼唤学生的团结友爱、关注时尚音乐艺术的热情。
(二)科研目标
1、树立新的音乐终结性评价理念,打破传统的理念,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一套可操作、可持续性、以音乐为本,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促进课堂改革的可借鉴的班级音乐会操作方案,并在全校、学区乃至县市级推广。
2、教师更新对终结性评价的一种教学理念的观念。我们在一线的工作的音乐老师深深意识到课堂音乐教学能为班级音乐会提供扎实有力的基础,而班级音乐会又能反作用于课堂教学,两者互相影响,形成良性循环,生生不息。同时也激励着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发展,推动着音乐课堂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完善。
3、通过班级音乐会这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我们将每位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班级音乐会上表演的一些宝贵的资料,搜集到音乐成长记录袋。如:个人音乐作品、音乐资料收集、音乐短文(论文/体会)、音乐学习自我评价、教师的书面述评、班级音乐会(方案设计、在节目中担任的工作、节目效果)、曾参加的音乐活动(含班级、校际、校外活动)以及获得的成绩等。可以以文字资料、图片、磁带、光盘等形式收录。并且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明确记录袋的意义、作用、内容、管理办法等。
这样,既方便与同班同学回顾、交流;又方便跨班与同级段同学切磋;既便于向高年级同学请教;更是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使他们能快速的了解班级音乐会是如何筹备、如何分工、如何排练,最后又是如何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可以说,音乐成长记录袋见证了班级音乐会从时间到空间的跨越。而当这位学生小学毕业,一月成长记录袋将跟随本人一起升到初中,新的音乐老师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就能全面地了解该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各项素质如何,以便”因材施教“。依此类推,记录袋将伴随该生直到大学毕业甚至工作,它不仅记录了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更是人生的一项宝贵的财富。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学生对音乐终结性评价的态度,在前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存在的原因优劣势进行分析。
(二)教师对理论的学习和分析,创新评价策略。
针对过去评价都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上,其核心是成绩评定,且评价方式就是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有时会附加着教师的个人情感,使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挫伤了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分析。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差异,评价与学生的发展并进,评价多元化的理念进行有效地终结性评价探究,让学生在音乐中畅游,在评价中成长。
(三)多角度,有层次地客观地审视终结性评价班级音乐会。
具体实践流程图如下:
在班级范围内以个人或组合的形式参演,演出时邀请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也来观看。根据每个节目的不同特色评奖。 |
↓
将各班音乐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节目组成一台汇报演出。演出时邀请全校师生和家长观看,以班级为单位评出特色奖。 |
↓
选拔艺术人才代表学校参加区、县、市级的艺术节比赛。 |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储备。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学生、收集学生各种表现的资料、与家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待传统音乐终结式评价与班级音乐会式终结性评价的态度与看法。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实施开题。
(二)中期研究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
根据实施计划,对调查情况进行归类,确定案例研究对象,实施研究。分期举行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进行阶段性研究报告。
(三)后期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的案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把相关有推广价值的课题资料和专题研究论文整理编册。
七、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方法论层次:“多元智能理论”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 、生活世界理论以及音乐新课程理论。
(二)独立运用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教育测量法,和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的方法,逻辑的方法,非逻辑的方法等)。
(三)辅助性的手段和技术:统计法,表列法,图示法。
(四)具体操作方法及有关事项:
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策划:学期初教师就告诉学生期末要召开班级音乐会,商议音乐会主题,
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音乐会总导演和学生评委。
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课外自己喜欢的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
节目形式:包括唱歌(独唱、小组唱、表演唱、齐唱、大合唱、对唱)、舞蹈(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群舞)、小品、相声、诗歌朗诵、故事剧、音乐剧、校园剧、乐器表演(钢琴、小提琴、电子琴、葫芦丝等)、时装表演、集体舞、徒手操、英文歌曲等。
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目,形式和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教材自愿报名,节目单的抽签和打印由筹划小组统筹完成,尽快上交音
↓
2、筹备:节目要利用课间十分钟、课余、周末时间积极进行排练,老师定期指导检查。临近期末时,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彩排。 |
↓
3、过程:制作邀请函及个性号码牌、舞台布置、道具、灯光、音响、化妆、服装、摄影摄像人员就位、正式演出。 |
↓
4、评价:重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每个节目的不同分别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唱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导演奖、 最佳组织奖、最佳进步奖等奖项, 并颁发荣誉证书。 |
↓
八、预期的成果以及研究成员的分工
(一)预期的成果:
1、通过实践研究,构建一套可操作、可持续性、以音乐为本,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促进课堂改革的可借鉴的班级音乐会操作方案。
2、小学音乐课堂班级音乐会的实践研究策略和成果得到上级认可或推广。
3、学生方面优秀作品展示,组织汇报演出,制作宣传册和演出光盘。
4、形成一批反映研究成果水平的报告和论文,并整理编册。
(二)研究成员的分工
承担本次课题的老师有:永嘉县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徐建红老师;永嘉县教学新苗李鲁欣老师;永嘉县音乐学科带头人陈冰心老师;永嘉县音乐教坛新秀叶娟燕老师以及年轻的科研型教师徐佼佼老师。为了能使研究有序进行,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合作。其中,李鲁欣老师协助负责人徐建红老师进行策划并撰写课题报告及结题,实践部分的操作由组织能力较强的陈冰心老师和徐佼佼老师负责,叶娟燕老师的教学经验最丰富,则由她负责课题理论资料的搜集、汇编、档案管理。这样的分配充分考虑到了每位成员的个人才能及优势,以老带新,团结协作,促成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这一课题任务。
九、经费预算
按照“精打细算、量入支出、保证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一)科研业务费:包括操作手册、音乐成长纪录袋、打印资料费等。
(二)其它直接费用:包括舞台的布置、服装,化妆,灯光音响,节目单,邀请卡,宣传海报等。
十、课题的延伸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音乐终结式评价的研究必然要随之而发展。“小学音乐课堂班级音乐会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可以一直深入研究的一个教学课题。相信不断的探索研究必将带来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累累硕果。
主要参考资料:
1、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曹理 何工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安国 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