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发源地。在古希腊时期,其音乐主要是单音音乐,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领唱、说唱和吟唱;体裁形式为悲歌、颂歌、祭祀歌、饮酒歌、结婚歌、情歌等;题材主要取材于神话和诗歌。这一时期的音乐与诗歌结合紧密,当时的歌手既是诗人又是作曲家。古希腊的文化繁荣有三个着名的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左右),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左右)。在荷马时期具有历史基础的史诗《伊里亚特》(Iliad)、《奥德赛》(Odyssey)是由盲诗人兼歌手荷马(Homeros)所作,它以说唱的形式流传了下来。这一时期出现了三种基本的声乐类型,即:弗兰(Fran)、潘(Pan)、酒神之歌(Gifirami)。弗兰为悼歌,是葬礼仪式的一部分;潘为献给阿波罗的欢乐性的颂歌;酒神之歌是献给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抒情颂歌。古典时期是古希腊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综合艺术体裁――古希腊悲剧。当时最着名的三位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Aischulos,约公元前525―前456)、索福克勒斯(Sophcoles,约公元前496―前406)、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约公元前485―前406)。希腊悲剧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7世纪产生的意大利歌剧就是在打着“复兴古希腊悲剧”的口号下诞生的,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也是受到了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同时,该时期还产生了“古希腊喜剧”,他的产生和当时群众性的祭祀、歌舞狂欢有关。当时最着名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约公元前450―前388)。到了希腊化时期出现了专业的演员和歌唱家,艺术技巧有了很大发展。此外,相传到了公元前7世纪末6世纪初,希腊产生了音乐学校,以莱斯勃斯岛的学校最为有名。
在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承袭了古希腊的音乐遗产,但舍弃了希腊音乐中的教育和伦理作用,而强调发展其娱乐性。在当时,社会音乐活动和家庭音乐蔚然成风,音乐活动非常普及。从专业到业余音乐家、从贵族到奴隶,各种不同的人都要学习音乐,这就导致了音乐教育的兴旺。另外,在古罗马建国初期出现过民间音乐(主要是歌唱)一度的繁荣。抒情诗人维吉尔的作品和奥西维德的“恋歌”都带有民间歌谣的特点。此外在民间狂欢的节日里,音乐歌舞表演十分频繁,反映日常生活的歌谣、讽喻诗很多,如结婚歌、饮酒歌、士兵歌等。由于古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各种外来文化、宗教和音乐的不断交流融合,产生了基督教音乐文化的萌芽。因此,古罗马又起到了从古希腊音乐文化到中世纪音乐文化的桥梁作用。
二、中世纪时期
在中世纪时期(约5世纪―15世纪初),宗教支配着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基督教的产生,在教会中出现了许多作曲家、歌唱家和音乐理论家。最早的像米兰的僧侣圣?安姆波罗斯(340―397),他就以民间曲调写了许多宗教颂歌。约8、9世纪产生了格利高利圣咏,它是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它吸取了古代东方、希腊的音调和当时民间旋律的特点而成,用拉丁文演唱,内容选自圣经。它分为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唱诗班分两部分交相呼应)、应答歌唱(独唱后,唱诗班重复)四种歌唱方式。同时教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宗教势力,在很多地方设置了传播圣咏的学校,如圣.加尔寺院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到了11世纪,意大利的僧侣规多(Guido,约995――1050)创作的有量记谱法,以及教会调式(即中古调式)和六声音阶(hexachord)的产生,使曲调进行的方向非常明确,不仅可以帮助演唱者很好的记忆各种曲调特征,而且推动了音乐及圣咏的发展。在声乐上出现了以流浪艺人、游吟歌手、恋歌歌手、名歌手等为代表的世俗音乐演唱。13世纪起欧洲开始盛行复调音乐,并出现了新的复调体裁――经文歌。多声部的合唱成为复调音乐的主要形式,用于教会合唱团。14世纪在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世俗性的复调合唱,即法国的“新艺术”流派和意大利的牧歌与猎歌。总之在中世纪,歌唱几乎被教会所垄断,宗教音乐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
三、文艺复兴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1430年前后―1600年),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实现对新文化的要求,高喊着“回到古希腊去”的口号,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与其说是希腊古典风格的再生,不如说是新风格的创立。15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尼德兰乐派,他十分注意合唱曲中每个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在对快速音阶、琶音,复杂的节奏、音程,装饰音的演唱上都要求严格,在演唱风格上也由圣咏的庄严变得华丽而有生活气息。16世纪在尼德兰乐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无伴奏合唱”,其代表人物是拉索、帕莱斯特里那。此时在德国出现了一种复调歌曲体裁利德(lied),它是中世纪名歌手的延续和发展;在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兴的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牧歌(madrigal),它与14世纪的牧歌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在这段时期童声和假声歌手也先后出现,而且据文字记载,在16世纪前半叶,女声开始出现,最初的女歌手多是妓女,后来也有贵夫人,其代表人物是女歌唱家兼演奏家的侯爵夫人伊萨贝拉 德 埃斯泰(Isabella d'Este,1474―1593),而且在本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关于声乐的理论,像扎里诺(G.Zarlino,1517―1590)的《和声原理》和扎科尼(Zacconi,1555―1627)的 《实用音乐》中都有关于声乐的论述。
到了1597年,第一部歌剧《达芙尼》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它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各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在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形式,是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结晶。随着歌剧的诞生,从而拉开了欧洲近现代声乐发展的序幕,为了适应歌剧创作中的宣叙调导致了美声唱法的产生,而美声唱法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四、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的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充满活力的音乐,它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非常注意装饰性。在声乐方面出现了单声歌曲(monody,意为通奏低音伴奏的宣叙风格的歌曲)、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新的体裁形式。阉人歌手在这段历史时期出现,从而形成了歌唱的“黄金时代”,同时在美声唱法的演唱上对呼吸、起音、声区的统一、声音的连贯、音量的控制、声音的灵活性、音质、微颤这些技术上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的一些观点到现在都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样就使得歌唱的技术训练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出现的教会歌唱学校主要依靠示范与模仿等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课程也作了细致的安排,使得学生得到了全面严格的训练,让他们成了训练有素的歌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在声乐教师、声乐论着、歌曲集方面,有波维切利(G.B.Bovicelli)和他出版的《音乐守则》(Regole di Musiche)及歌曲集《牧歌与经文曲》(Madrigal ei Motetti Passaggiati);卡奇尼(G.Caccini, 1548―1618)和他的《新音乐》(Nuove Musiche)歌集;察可尼(L.Zacconi,1555―1627)和他的《作曲家与歌唱家实用音乐常识》(Prattica di Musica utile et necessaria si al compositore si anco al cantare)等。另外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位重要的音乐家即巴赫(J.S.Bach,1685―1750)和亨德尔(G.F.Handel,1685―1759),其中巴赫的康塔塔、受难乐作品以及他的器乐作品和亨德尔的歌剧、清唱剧及其它作品都为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1750―1790)也被称为“后巴洛克时期”,在“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下,18世纪的欧洲艺术和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走向繁荣。歌剧经过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意大利、法国为中心的两大派别。但意大利歌剧逐渐背离了当初“卡梅塔拉(Camerata Group)”小组的理想,变成了一种夸张造作的形式,这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提出了歌剧改革的主张,他要求“音乐要服从诗歌,追求一种质朴美”,自己身体力行进行创作实践,他的歌剧改革反对音乐上的形式主义,为歌剧创作的现实主义方向奠定了基础。在18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的正歌剧处于停滞衰退时,欧洲各国出现了带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新型歌剧,如意大利、法国的喜歌剧、德奥的歌唱剧、英国的民谣剧。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三位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其主要贡献在于他的交响乐,被后人誉为“交响乐之父”,但在声乐方面大量的弥撒曲、康塔塔和清唱剧,其中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堪称杰作。莫扎特被后人誉为“音乐神童”,他一生创作了20多部歌剧作品,涉及歌剧的各种类型,他巧妙的将音乐的旋律结构和戏剧的情节动作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他的各种类型的歌剧,至今还保持着动人的魅力。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奏鸣-交响套曲结构形式的发展和创新,在声乐方面他创作了一部歌剧《费得得里奥》和两部庄严弥撒以及大量的歌曲和合唱曲,特别是他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的格调与浪漫主义息息相通,成为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先行者,为后来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提供了借鉴。
在声乐教学上出现了一批着名的声乐教师如波波拉(N.A.Porpora,1686―1767)、托西(P.F.Tosi,1646―1728)、曼契尼(G.B.Mancini,1716―1800),贝拉(J.Beran,1710―1772)等。在歌唱家方面的情况是以阉人歌唱家居多如菲利、尼克林诺、塞涅西诺等,但也有女歌唱家如布尔多妮、库佐尼、玛拉、卡塔兰尼等和男歌唱家如拉富、鲁比尼等。
六、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的音乐倾向于歌颂人的本性,反映人的情感和本能,着重表现个人的主观感情,其风格是歌唱性抒情性,它的音乐与诗词构成统一的整体,表情术语更加丰富、准确。在声乐方面,出现的音乐会歌曲(即艺术歌曲)和歌剧都带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艺术歌曲方面: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了以舒伯特(F.P.Schubert,1797―1828)、舒曼(R.Schumann,1810―1856)、勃拉姆斯(J.Brahms,1833―1897)、及马勒(G.Mahler,1860―1911)、沃尔夫(H.Wolf,1860―1903)、德国的理夏德 斯特劳斯(R.Strauss,1864―1949)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这是一种足以与歌剧和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声乐体裁。随着艺术歌曲的兴起,也出现了以音乐会演唱为生的自由职业歌唱家和不同于歌剧演唱风格的演唱风格。
在歌剧方面出现了一大批歌剧作家,如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奥柏(D.Auber,1782―1871)和梅耶贝尔(G.Meyerbeer,1791―1864),意大利的罗西尼(G.A.Rossini,1792―1868)、贝里尼(V.Bellini,1801―1835)和唐尼采蒂(G.Donizetti,1797―1848),以及俄罗斯的格林卡(Glinka,1804―1857)。19世纪下半叶,则有德国的瓦格纳(R.Wagner,1813―1883),法国的奥芬巴赫(J.Offenbach,1819―1880)、古诺(C.F.Gounod,1818―1893)、比才(G.Bizet,1838―1875),以及意大利的威尔第(G.Verdi,1813―1901)等。
另外在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民族主义音乐使声乐艺术不再局限于欧洲大国,而向欧洲边缘地区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有俄罗斯“强力集团”作曲家,柴科夫斯基(Chaikovsky,1840―1893)等;捷克的斯美塔那(B.Smetana,1824―1884)、德沃夏克(A.Dvorak,1841―1904);匈牙利的艾凯尔(F.Eekel,1810―1893);波兰的莫纽斯科(S.Moniuszko,1819―1872);挪威的格里格(E.Grieg,1843―1907);芬兰的西贝纽斯(J.Sibelius,1865―1957)。
到了19世纪20世纪又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音乐家,如法国的弗兰克(C.Franck,1822―1890)、福列(G.Faure,1845―1924),德彪西(C.A.Debussy,1862―1918)、拉威尔(M.Ravel,1875―1937);奥地利的布鲁克纳(A.Bruckner,1824―1896)、马勒(G.Mahler,1860―1911)、沃尔夫(H.Wolf,1860―1903);德国的理夏德.斯特劳斯(R.Strauss,1864―1949);俄罗斯的斯克里亚宾(1872―1915)、拉赫曼尼诺夫(1873―1943);意大利马斯卡尼(P.Mascagni,1863―1945)、列昂卡瓦洛(R.Leoncavallo,1857―1919)、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不管是在艺术歌曲、歌曲还是在歌剧上都有所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此时的声乐研究在生理学、物理学、声学、教学、演唱及理论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生理学上有对嗓音和人体发声功能的各种研究,而在1854年,加尔西亚(子)发明的喉镜,对声乐史和医学史来说都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同时还提出了“掩盖胸声”和横膈膜呼吸法。在声学研究上其代表人物是海尔姆霍尔兹(H.L.F.Helmot,1821―1894),他于1862年发表的《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奠定了声学物理的基础。在教学、演唱及理论上出现了四大声乐流派:即以兰佩尔蒂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法;以加尔西亚为代表的“声门冲击”学说;以杜普雷为代表的“遮盖”唱法;以雷斯克为代表的“面罩”唱法。 这一时期的着名歌唱家有帕斯塔、玛利布兰、梅尔芭、卡尔韦、杜雷波、马里奥等。
七、20世纪
到了20世纪在音乐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风格与流派竞相争妍的局面。在歌剧方面除传统歌剧的演唱外,还有以理夏德 斯特劳斯、拉赫曼尼诺夫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歌剧,以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歌剧,以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兴德米特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歌剧,以勋伯格、贝尔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歌剧,以达尔贝特为代表的真实主义歌剧以及以法雅、柯达依为代表的富于浓厚民间色彩的歌剧,另外还有一些较小流派的作家作品。在声乐理论教学和声乐研究上,大致出现了八大派别,即以威廉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为代表的兰佩尔蒂学派;以马凯西夫妇为代表的加西亚学说;“面罩”唱法;以丽莉 雷曼(Lilli Lehmann)为代表的“靠前”学派;以斯坦雷(D.Stanley)、凯萨里(E.H.Caesari)为代表的“靠后”学派;以怀特(E.G.White)为代表的窦声学说;以苔特拉齐妮(L.Tetrazzini)、卡鲁索(E.Caruso)为代表的声乐论着和以范纳德(W.Vennard)为代表的新机理学派。同时还有大量的声乐论着产生。但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X光透视、音响学、物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一些国家专门开设了声乐实验室。歌唱表演学、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等学科的出现,不仅对以前歌唱中模糊的概念做了清晰的解释,而且为声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声乐的发展。在歌唱家方面出现了像卡鲁索、夏里亚宾、卡拉斯、萨瑟兰、吉利、苔巴尔迪、鲁福、贝尔冈齐、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一大批伟大的歌唱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过世,一些人现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不仅丰富了世界各地的歌唱文化,而且为人类歌唱事业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