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在目标导向下挖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核心内容——以四年级欣赏课《乒乓变奏曲》为例

作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唐凝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3-08   点击:

  (一)音乐欣赏中的感受与感知

  音乐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表演,而任何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都是以感知为前提的。怎样去感知?聆听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建立在聆听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感知音乐,进而去理解音乐,从而才能进行二度创作与加工,而在二度创作里面,对作品的体悟会更加深刻,也才能够进行创新。

  在《乒乓变奏曲》的学习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演奏聆听、视频听赏、音响聆听等方式,对每一次变奏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聆听。在聆听中,感受到了作品的情绪以及调性色彩、旋律、节奏、力度等诸多音乐要素。这种多种形式的变化聆听,意义在于调动学生感受音乐的积极性,并采用师生配合演奏的形式,进行“分层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提升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参与到聆听过程中来,进而提升他们对感知音乐的兴趣。[2]

  (二)音乐欣赏中的联想与想象

  当学生对音乐有了基础的感知以后,那么,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就需要联想与想象来完成。学生对音乐有熟悉的聆听之后,教师则需要通过设问等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甚至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聆听为手段,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与音乐作品的参与感,为后续的表现与创造打好基础。因此,联想与想象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在导入环节用拍篮球和拍乒乓球两种方式,以拟人化的方式提问本节课的主题,并加以教师的示范演奏,学生通过聆听与联想,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本能的联想反应,猜想音乐的主题内容,之后通过老师的演奏,用听力与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明确了联想的结果。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时,应考虑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后续一定要求明确地、指向性的引导,在熟悉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就会加强联想能力,从而在日常的音乐欣赏中进行更为有意义的联想与想象。

  (三)音乐欣赏中的表现与创造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它同时还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音乐表现能力,更侧重于在演唱、演奏等表演实践中对音乐的模仿。音乐的创造,则是在一度表演之上的二度创作,比如即兴创编、创作实践等。所以,表现音乐是欣赏音乐的升华,而创造音乐则是在表现音乐基础之上的质的突破。通过感受感知、联想与想象,学生就会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即兴的身体律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针对性的、统一性的训练与指导,可以让学生对每次变奏进行更加有区别的律动感知。

  四、立足课程目标,及时课后反思

  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放在首位进行课程的反思,不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且淡化了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可以从师生共同角度发现、创作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反思,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一)反思是否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关注三维目标,教师确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关注是否给学生营造了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积极调动。

  (二)反思是否引导学生用乐观的态度观察生活

  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小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对学习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多的还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知美好,从而对生活怀有乐观积极的态度,用友善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启迪智慧。

  (三)反思是否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潜力

  小学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用心参与为出发点。作为音乐欣赏课,更需要让学生充分融入音乐,感知音乐。在课堂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色彩,诠释音乐的日常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心参与。

  五、结束语

  综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放在首位进行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有的放矢的教学,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让学生更充分的融入音乐、感知音乐,从而表现音乐、创作音乐。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