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将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带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措施与建议——以安顺地区小学为例

作者:安顺学院 王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09-20   点击:

  从教学方法来说:丰富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但也存在着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觉意识较弱的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类型的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充分地将民族音乐与赏析、演唱、乐器演奏等各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韵味,通过真情实感、艺术实践等各个方面来体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比如在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学唱中可以通过歌词的朗读,感受与汉语的差异性,体会语言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感受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简单地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的加入,在身体律动的过程中体会民族音乐的韵律所在;再如可以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讲解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层面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

  从教师队伍来说:提升水平,开展讲座培训。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素养制约着民族音乐课程开展的有效性,针对安顺地区小学因综合素养较弱、师资水平薄弱的现状,应当充分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师资,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如可以从师资招聘的角度入手,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不仅仅可以从音乐教育专业入手,同时可以从民族音乐学的专业来开展,如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部分小学开设专职民族音乐教学的老师来整体拉动安顺地区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又如,还可以加强教师的民族音乐培训,市区内各学校可联合组织开始开展民间文化师资培训、教研活动等,还可以跨校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长期、专业的培训计划,使大部分的教师能够更深入了解贵州省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从社会支持来说:规范发展,形成可靠保障。安顺地区有效开展小学少数民族音乐进课堂离不开社会方面的支持。如可以结合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学生活动中心,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普及活动。安顺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大量聚集的地级市,作为贵州地区的民族音乐发展中心,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通过社会支持层面开展对民族音乐的教育,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将有效推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如此,市政府部门、教育局还可以适度给予特色文化学校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促进小学少数民族音乐互动、教育的开展,只有政府与教育系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形成课堂、校园、社会的全面循环发展,才能更有效落实民族音乐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也逐渐加强,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突出民族性、有效挖掘民族课程资源、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民族精神成了热点问题。如今,音乐课程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审美体验上,对文化的传承价值也毋庸置疑,这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要求,更是民族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