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构建多维音乐课堂,促进单元深度学习——以“行进之歌”教学为例

作者:宁波外国语学校  张研 ​​​​​​​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26   点击:

  三、从感性到理性—多维的欣赏手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是能够在音乐审美感知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动态形式美的。律动和图形谱作为感知音乐形式美的有效手段,成为近年来音乐课堂上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学生会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有反应,会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设计的动作和图谱参与音乐……这些都属于感性层面的欣赏。而音乐教育的作用之一,在于引导学生由感官体验逐渐向理性欣赏过渡。对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知识储备情况,思考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感性的欣赏方式,让体验活动最终成为学生理性思考、分析的依据,从而构建真正的音乐学习经验,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一)有效律动的设计

  律动设计不单是追求形式上的参与,而是让学生基于知识点参与体验活动,即根据不同学情,按“感性体验—形象律动—理性总结”的螺旋式上升形式推进。引导学生在音乐语境中深入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如图2中的律动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要素,通过相同的动作感知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乐句和主题,通过不同的动作有效区分不同音乐主题所带来的形式美,这样能够为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做好铺垫,也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做好准备。

  (二)理性课堂的初建

  学习应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者知识的变化。(3)从年龄层次分析,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因此笔者并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只是把教学内容“搬运”给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内容,运用开放式提问、自主分析、探究发现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曲式结构的自主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把握乐曲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作品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形式。可见,曲式结构的学习正是学生通过律动建立起来的内在听觉的外化形式,也体现了大单元理念下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即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再由经验引入理性分析与思考,最后使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发生变化。

  (三)多维律动的分层实施

  初中学生的音乐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多维律动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对此,笔者在“行进之歌”单元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按照能力层次高低分为A级和B级)设计了有梯度的教学活动。


图2

  能力层次A级:能在图形谱(如图2)的引导下,跟随音乐进行拍手、跺脚、画圈等律动,建立节奏感、音高(音程)感、音色感,探索律动与音乐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力层次B级:能在音乐要素基本能力建立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这种能力的感知范围,引导学生分辨并记忆音乐作品中的不同主题形象,建立音乐结构感知能力,为之后其他曲式结构的学习积累经验。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迁移,就人的音乐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来说,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律动中的每个环节,并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对音乐的真实体验,帮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音乐学习思维,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并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为大单元深度学习的延续性做好准备。

  四、从单一到持续—多维的评价体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能力的预估和评价。有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让初中生大呼“幼稚”,评价方式亦大打折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过,“过去和现在我都相信有效评价对于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其中的“有效评价”是指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不能像传统课堂模式般单一地存在于课堂教学最后的环节,而应改为构建多维的评价体系,即用多维度的细则来进行评价。多维音乐课堂构建下的教学评价,不仅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课堂环节,更应是一种检验教学是否有效并促进深度学习的手段。持续且有效的多维评价体系,需要教师建立好音乐核心素养与教学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使音乐核心素养具体化,做到可呈现、可评价、可反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更加注重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及突破原有框架的创新能力。(4)

  对此,笔者在进行“行进之歌”单元设计之初便从评价开始逆向思考,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及时评价,并根据不同学情在教学内容上做出相应调整。

表1 教学评价

  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在每个课堂环节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同时做到循循善诱。比如在《威风堂堂进行曲》的赏析过程中,从学生是否掌握如何赏析标题音乐的评价,到在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过程中,用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并将评价贯穿于课堂始终,体现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聚焦。此外,笔者强调多维评价体系的形式多样化,比如以等级量表的形式从各个方面呈现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从学生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维的评价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关键,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只有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深入体验音乐、深度理解音乐。

  结语

  综上,指向核心素养的多维课堂是基于课程标准和现有教材基础上的合理重构,是一个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于一体的课堂模式。当然,如何构建多维音乐课堂是需要长期思考和深入实践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一节课,而是应当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教师注意作品本身的特点、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单元板块之间的呼应、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学习方法与能力的生成、音乐审美情感的陶冶,等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育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科书与方法。教师的课堂构建意识决定了课堂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多维音乐课堂构建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视野有广阔的宽度,知识含量有一定的深度,教学活动和学情有适宜的匹配度,教学评价有持续效度。教师在从课程执行者到课堂构建者的转变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对教学内容、内涵、手段、评价进行多维的拓展和延伸,打造核心素养下的多维音乐课堂,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音乐课成为“幸福的风向标”。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