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作者: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 张研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12-03   点击:

  一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受限于授课时间、课堂容量等因素,教师常常陷入“让学生欣赏片段音乐”的误区,导致音乐课的教学偏离了音乐作品本意。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拓展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从音乐的本质出发,力求实现以音乐整体性为立足点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完整的音乐感受。

  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特殊的、整个的、自成一体的世界”。可见,对音乐作品主题或风格内容的把握,离不开对作品的完整欣赏。然而,纵观我们的音乐课堂,供学生赏析的音乐作品通常是以节选、片段的形式呈现的。笔者简单查看了“人音版”教科书中部分年级的情况: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含《沃尔塔瓦河》《图画展览会》《黄鹤的故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含《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第四乐章)……

  教材编写组的意图很清楚,正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七色阳光”,选择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片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感受、理解经典音乐作品中的精华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音乐教师开始不完整地解读音乐作品了,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一切都来自教师用书,一切都来自现成的课件和资料。片段式的音乐主题最忌“片段式教学”,而忽略“整体性”这一音乐审美的重要原则。《孟子·万章(上)》中记载:“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我们在理解作品时,要从作品的整体性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作品的主旨。以完整性为基础的教学,要求教师自己必须从完整性的角度理解作品。如果音乐教师机械地按照教科书中的课程组合方式进行简单授课,缺乏对音乐作品完整、系统的引导的话,势必导致学生缺乏对音乐作品深度的理解,最终使课堂变得低效。那么,让我们结合课堂现象,来认识完整性欣赏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吧!

  (一)完整性带来丰富性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渗透着不同作曲家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审美趣味、艺术修养和创作方法,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丰富的世界。以“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图画展览会》(选段)为例,该作品是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有感于其挚友哈特曼的遗作画展,别出心裁地创作了这部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钢琴作品。作品的结构顺序遵循了作者的参观过程,以“漫步”主题及其五次变奏贯穿其中,暗喻作者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不同心理感受,它是全曲中最重要的一个音乐主题。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音响材料的选择上仅使用单一的“漫步”主题,便告知学生该主题频频出现在几幅画作之间。这种“片段式教学”忽视了对于作者创作过程中不同情绪变化的把握,使学生对“漫步”主题的理解片面、单一。只有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和感受全曲,才能避免理解只停留于“衔接和过渡”的浅表印象上,帮助学生了解其主题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完整性展示真实性

  音乐作品的真实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直观具象而言,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非语义性,带给听众巨大的想象空间,由此衍生出的感受和观点上的差异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如贝多芬的《月光》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钢琴奏鸣曲,被后人牵强附会地描述为瑞士卢塞恩湖上月光的第一乐章,也是传说中和盲女有关的那段音乐。而这部作品的真实意义只在于“月光”吗?如果我们从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作品的话,很容易发现该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乐章是慢板,后面两个乐章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乐章与乐章之间都用“attacca”(紧接)记号连接,这意味着乐章之间不可以有任何的停留。所以,按照贝多芬的本意,这首不给听众休息、停歇的机会的奏鸣曲,怎么会只描写湖面上的月光呢?这部作品虽然表面上维持了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形式,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古典意义上的奏鸣曲形式了。只有完整欣赏作品后,才能体会到贝多芬“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真正意义!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