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音乐管理论文 >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晓华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2-13   点击:

  1. 学生方面的影响

  曲剧因其鲜明的特色,多样的演唱形式,具有层次性的故事情节等,让原本没兴趣、不了解、不知道曲剧的学生开始喜欢曲剧了,为曲剧艺术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赢得了青少年的支持。

  经过一年半的曲剧进校园的实践研究,我们再次对之前的200 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了曲剧以后仍对曲剧没兴趣的学生只有一两个人;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对曲剧的学习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有五六十人表示,他们因这门戏曲课程而喜欢上了曲剧;还有三十几个在课堂上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表示,课后要找专业的曲剧教师继续学习曲剧

  可见,学生的戏曲潜力是会随着课堂实践的增多而被激发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刚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喜欢。学生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让他们了解了,然后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喜欢这门艺术。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真的要贴近青少年,进入他们的生活,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2. 教师方面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都是非戏曲专业出身,因而在“传道、授业、解惑”时便存在先天的不足。随着曲剧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课前的“构课”和教研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学习曲剧唱腔和曲剧知识,积极反思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学校要委托当地的曲剧院团,对一些音乐教师进行定期的、不间断的培训,让他们尽快地提高曲剧的专业能力。通过将近一年的“讲、比、评”活动,教师们驾驭曲剧课堂的能力在日渐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唱腔出色、表演到位的“骨灰级”曲剧迷教师。如汝州市实验小学的尹静老师,不仅曲剧的校本课程讲得精彩,而且专业的曲剧表演和唱腔也为她自己带来了一大批“小粉丝”;纸北小学的常艳丽老师也凭着自己在曲剧专业能力上的提高,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赞誉,同时也发展了一批社会“粉丝”,等等。

  小 结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因此其立足点必须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推动其走进校园也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戏曲艺术进校园的现实意义,也要努力扩大其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戏曲在校园中的传承,不仅让学生了解曲剧、熟悉曲剧、学会曲剧,进而喜欢曲剧,而且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及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全方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喜欢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曲剧艺术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有潜力的人才。

  希望全河南乃至全国都能让曲剧或其他戏剧进入校园,这不仅仅是在做一个课题,不能因为课题的结束而中断曲剧进校园的活动,应该付出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喜欢曲剧的学生多创造条件,让他们坚持学习曲剧,把曲剧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注 释

  ①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399 页。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