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作者:陈红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作者:贵阳学院音乐学院 陈红

  [摘要] 本文通过一份问卷调查对学生喜爱的音乐做了全面了解,提出了提高每个学生音乐审美的意识,培养音乐素质,是欣赏教学的中心任务,阐述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着重探析了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从而呼吁教师积极地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 审美情趣;审美意识;鉴赏能力;音乐欣赏

  为了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想法,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对学生做了一次书面调查,主要了解:(1)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2)最喜欢的音乐家;(3)最喜爱的三首歌曲等。同学们做了认真的答卷,毫不掩饰地说出了心理话,使我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1、从一份问卷调查看学生喜爱的音乐

  从以上三个问题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音乐的普及性及差异性,对于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认识。

  1.1 音乐欣赏。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98%的同学都喜爱音乐他们每天都在欣赏音乐,可以说为欣赏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喜爱音乐的同学中,喜爱古典音乐的约占21%,喜爱流行歌曲的约占36%,而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1%,他们喜爱的歌曲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流行歌曲,有的喜爱的音乐家是贝多芬、莫扎特,从此可以看出他们因人而异的审美情趣。

  1.2 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不喜欢那种音乐和学生的家庭、经历、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系。首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趣味,进而更深一层地通过音乐教学,把健康、纯正、明确、自然,对人类社会有意的音乐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明显差异,给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正像教学大纲要求的,应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学大纲提出:音乐应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3 音乐审美意识。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音乐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只是在有了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只有当审美主体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中产生了音乐审美感受时,音乐的美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乐的审美意识”。所以,如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高每个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成为欣赏教学的中心任务。

  2、如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1 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音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即感官、感情和理智阶段,如果仅仅追求旋律的优美、节奏的生动、和声的悦耳,这是初级的;体验到音乐的喜怒哀乐,分清调配性,节奏与句法的表达,音乐的高低、强弱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和声的表现形式,各种乐器音乐的区别,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即真正的欣赏,是进入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阶段,即达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也只有到达这个阶段才是真正进入了这个神气的音乐世界。2.2 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提高音乐鉴赏力是欣赏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年纪不大,音乐全面修养素质不高的学生来说,则因此而形成欣赏音乐方面的两个偏差:一是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缺乏了解;二是部分同学的音乐欣赏面比较狭窄,这就给欣赏教学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任务:面向全体、培养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在课堂上,要用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在课下,我们要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用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引导他们欣赏的倾向,要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音乐,培养素质,全面育人的责任。

  2.3 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多听、多欣赏各种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首先是要多听、多欣赏音乐,听的多了,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开始觉得好听,就要经常去听,当然开始时可能只是一种朦胧,初步的感受,如果继续听下去,就能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不如能够辨别出不同特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会有所领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听得懂音乐了,总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自己的聆听、欣赏,才能逐步获得音乐欣赏能力。

  2.4 学习有关音乐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量,学习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特别是欣赏一些较复杂,较大型的音乐作品,例如交响曲、歌剧等,更要尽可能多学习一些音乐知识,音乐知识的范围很广,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这就要求学习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是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它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等,学习这些知识不是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概念上的分析,而是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

  2.5 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音乐鉴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有些音乐作品作为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它和一定社会的审美理想,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民有时会对同一音乐作品作出不同的评价,表现出音乐鉴赏的差异,但是音乐审美评价必须符合音乐美的客观标准,它们之间有着高尚、健康与庸俗、低级、审美层次的高雅与粗俗,审美视野的广泛与狭窄的区别。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一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对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去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这样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全面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召着。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