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苏尼、嫫尼”舞蹈及风格特点
四川凉山彝族的传统舞蹈较之其他地域的彝族舞蹈,种类不多、形态简单,但其中宗教祭祀类的“苏尼、嫫尼”舞蹈与凉山彝族的鬼神祖先信仰息息相关,起源悠长古老,更是频繁地在各个阶层流行,由此成为凉山彝族一种较为特色的传统舞蹈。
一、“苏尼、嫫尼”概述
“苏尼、嫫尼”系为彝语,汉语称“巫师”。为区别男女性别之分,彝语将称男性巫师为“苏尼”,女性为“嫫尼”,两者皆可统称为“苏尼”。由此两者所跳的舞蹈“苏尼、嫫尼”舞在彝族又统称为“苏尼且”。彝语中的“且”为跳之意,泛指歌舞,所以“苏尼且”也指巫师(即驱鬼做法之人)跳的歌舞。是在驱鬼治病仪式上,由“苏尼、嫫尼”手持皮鼓,在敲击皮鼓的鼓点节奏配合下所跳舞蹈。
位于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约有243万人,拥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以及丰富灿烂的艺术与历史文化。当地彝族与其他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彝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解放前一直处于奴隶制度社会形态,解放后则“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形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保留了最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以及相关的传统宗教仪式活动。“凉山彝族社会的宗教信仰,首先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有灵。具有突出重要地位的是对鬼魂的崇拜,与鬼魂崇拜紧密联系的就是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因此在凉山彝族中‘毕摩’与‘苏尼(嫫尼)’拥有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地位,人们迷信他们能通神,把他们视为神的化身和代言人”。其中毕摩仅为男性,主要通过诵经主司祭祀活动,为祭司;苏尼、嫫尼则通过敲击皮鼓,请神舞动进行驱鬼治病等仪式,为巫师。“苏尼、嫫尼”舞蹈也就是在其进行驱鬼治病过程中所跳之舞。在笔者看来,与彝族的鬼神祖先信仰息息相关的“苏尼、嫫尼”舞蹈在驱鬼、娱神之间,有着最为原始的粗犷朴实之美感和韵味。
二、“苏尼、嫫尼”舞蹈及其风格特点
苏尼、嫫尼的职责主要为驱鬼、收鬼、招魂、占卜以及治病,主要法器是羊皮鼓(彝语称“格则”)。羊皮鼓用野山羊皮制成双面小鼓,鼓面用皮筋互相缝连,紧绷于鼓圈上,鼓柄用皮筋系于鼓圈上,鼓上系有二至三个铜铃铛,鼓内放入浣子(一种野生植物的果核)或沙粒、黄豆等,鼓槌呈曲形。苏尼、嫫尼摇动或敲击羊皮鼓时,鼓声与沙沙声形成自然悦耳的伴奏合声。因此“苏尼、嫫尼”舞蹈是由舞蹈者通过敲击或摇动羊皮鼓进行伴奏,大多为2/4节拍型,敲击羊皮鼓时的鼓点基本出现在节奏重拍上。舞蹈开始时,“苏尼、嫫尼”左手持鼓,右手握鼓槌,盘腿坐于火塘边或地面。右手握槌轻击鼓面,鼓点节奏舒缓,口念诵词,微闭双目,双腿颤动,开始占卜坏事或疾病等的原因。当得知原因后,“苏尼、嫫尼”便站起身,鼓点节拍密集,节奏渐快,开始舞动全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抖肩、摇头、甩臀、双脚移动,请“阿撒”助威或附体的同时进行驱鬼(或招魂、治病等)。慢慢地鼓点更加激越,动作强度进一步加大,转圈、跳跃、躺卧,舞动空间由原地变成大范围的圆圈移动,伴随不同仪式中的唱词。直至声嘶力竭,突然昏厥,扑倒于地面为止。或者是附体后,较之前呈现完全癫狂的状态,狂跳狂唱,动作剧烈,最后被助手或旁人合力按住方为止。
与家族传承仅男性的毕摩有所不同,苏尼、嫫尼并非完全的家族传承,更多的是一种“神职天授”的说法在其中,因此苏尼、嫫尼可男可女。所以“苏尼、嫫尼”舞蹈中的第一个特点也就是男女存有不同的风格韵味,男性“苏尼”的动作更为粗犷、疯狂,而女性“嫫尼”比之稍显轻缓,刚劲中带着优美。其次,大部分的苏尼、嫫尼在成为巫师前都没有学习过任何祭祀事项,同样也包括舞蹈技术。因此当苏尼、嫫尼在舞蹈中展现出各种具有持久性的高难度旋转与跳跃技巧时(例如头顶立鼓旋转、原地点转、移动旋转、跳转等几十圈不停歇的舞蹈技术技巧),令观惊叹不已,也就由此成为了“苏尼、嫫尼”舞蹈的第二大特点。第三大特点就是“苏尼、嫫尼”舞蹈强烈的叙事性,从舞蹈的开始、高潮到结束,无一不是通过肢体的变化舞动将“作法占卜---‘阿撒’神附体---驱鬼除崇---仪式完成”完整的事件一一叙述在观者眼前。他们在没有经过专业演练下却能精准的通过对肢体动作层层递进的叙事化舞动,让观者完全被带入其中,深受感染。最后一点,“苏尼跳皮鼓舞时,附于其身体的神灵多是前辈苏尼的亡灵‘阿萨’,所以依然是以‘人’的面貌与鬼魂进行打斗。这一点与很多民族的巫师使动植物神灵附身有别”。舞蹈中也多是身为人而言,所作出的肢体动作,因此也是“苏尼、嫫尼”舞蹈的第四大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