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融合初探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张业茂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11-24   点击:

  作为“教学科目”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其演进过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教学科目的分类模式由“三分”经“四分”再到“二分”,体现出了学科生态从分化到综合的发展趋势。第二,音乐专业教学科目设置,体现出从突出某一专业技能训练到注重音乐理论与技能等全面发展的变化态势。第三,学科教学凸显出由强调分科教学向提倡人文、艺术、科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的转变。

  (三)作为“学术组织”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

  作为“学术组织”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是指在围绕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情况下,各人才培养单位对人、财、物分配和协调时,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所设置的机构或组织。作为“学术组织”的载体,一般以院、系、部、中心、团、所等形式呈现,还有超越实体单位的跨区域的学术团体、协会等。全国各地区具代表性的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学术组织”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情况见表1。

  表1 12 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教育本科教学机构设置情况统计表

  注:以上资料根据各学院网站相关内容整理,因网站内容更新滞后效应,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收集时间:2019 年7 月24 日。

  根据国内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 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机构设置,可以管窥作为“学术组织”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吹、拉、弹、唱、跳)学科生态相对成熟及完善。音乐技能技巧训练作为音乐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作为“学术组织”的音乐教师教育学科生态中最重要且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第二,音乐学与作曲及指挥等音乐理论专业的发展,体现出专业越来越分化、独立且壮大的趋势。第三,音乐教育系作为音乐教育类学科的“学术组织”,在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科生态中,不仅取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越来越成熟与完善,也成为综合性师范院校音乐学院学科生态的特色之一。第四,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存在地域差异。由此可见,12 所音乐学院(系)教学机构设置上的不同,不仅反映出各院(系)音乐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程度不同,而且也说明在彰显特色与平衡音乐教育各学科发展方面各有千秋。

  二、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融合的发展路径

  纵观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现状及特点,可见面对新时代“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压力,作为“学问分支”“教学科目”“学术组织”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建设面临转型。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学科生态系统自适应过程,必然促进高师音乐教育学科走向生态融合。

  (一)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融合的可能性

  首先,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内部的冲突与不平衡呼唤学科融合。作为“学问分支”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其知识图谱不仅涵盖了音乐创作、表演、鉴赏三个核心领域,而且还涉及教育、教学及通识教育的人文、自然、社会、艺术等领域。为了解决如此庞杂的知识教学问题,作为“教学科目”分门别类的课程设置,虽然在形式上满足了音乐教师教育所需的知识供给,但条块分割的教学科目(课程设置)割裂了一个音乐教师所应有的知识完整性。尤其是在现有教学科目在音乐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细分大于整合的情况下,随着作为“学术组织”的系、所、中心等一级教学实施单位的设置,可谓是人为地加剧了学科的分裂与竞争。由于受业绩考核、职务晋升及学术研究等评价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个人之间的职业发展竞争演变为“学科”(“学术组织”)之间的争斗,甚至有些学院为了彰显特色学科,进一步加深了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的分化与对立。因此,只有从音乐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整合学科生态,才能实现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外部的冲突与不平衡将促进学科融合。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在高师整体学科生态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一方面是由于“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压力传导,使得资源配置出现了“马太效应”;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学科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显得先天不足。于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生态融合)成为音乐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师范大学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教师教育、学校美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彰显的艺术特色,使得高等师范院校在强调“师范性”的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与依赖艺术学科,也为高师音乐教育学科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条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