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第八册教案第三课《山谷》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接受) (2)通过学唱《山谷静悄悄》,学习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景和对地质工作者敬佩的感情。(了解、初步学会) (3)认识力度记号mp、p(了解、初步学会) (4)学习简易二部合唱。(初步学会) 二、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羊肠小道》 (2)学唱《山谷静悄悄》 (3)唱唱 (4)拍拍 三、教材分析 《羊肠小道》是格罗菲以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上的大峡谷为题材创作的交响组曲《大峡谷》中的一个乐章。组曲共有五个乐章,分《日出》、《赤色沙漠》、《羊肠小道》、《日落》、《暴雨》。 第三乐章《羊肠小道》:旅行者赶着一头小毛驴,悠闲地沿着山间小路行走。在蹄声“得得”的节奏伴随下,可以听到牧童的歌唱,山泉的声音。它告诉旅行者绿洲已经不远。在一所独立的山间小屋旁,旅行者边休息边欣赏百音盒中响起的优美音乐。最后,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旅行者,驾着小毛驴,迈着欢快的步伐笔直地走下了山径。这个乐章是这一组曲中最著名的一个乐章,音乐形象鲜明。全曲可以分为引子和三个部分。 《山谷静悄悄》这首抒情儿童歌曲反映了孩子们对地质工作者敬佩的心情。旋律优美抒情,为带有前奏和尾声的一部曲式,大调式,前奏与尾声形象地模拟出地质队员用小锤击矿石发出的“叮冬”声音。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声部合唱部分,力度记号; (2)难点:歌曲的最后一句,合唱部分 五、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 3 | 5 3 | 1 ― ‖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2)唱唱: 要求:从力度的变化中感受夕阳余辉的景象,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和发声的位置,力度对比要鲜明,用连音唱法。 (3)认识力度记号 要求“掌握不同力度记号的名称与意义。了解力度记号再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三、新授:学唱《山谷静悄悄》曲谱 1、同学们,你们听,山谷里传来了“叮冬”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吗?(想)好,老师带你们曲山谷里听一下到底是谁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 2、学唱曲谱 (1)听琴 感受山谷静悄悄的意境。 要求:教室安静,生闭眼想象。 (2)再次听琴 (3)唱谱子 生唱; 学唱两声部的地方: 学低声部:师弹琴,生听一次;生跟琴唱;不跟琴唱…… 学高声部旋律; 分声部唱; 纠正; 再唱 四、小结: 五、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 3 | 5 3 | 1 ― ‖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2)唱唱2 目的:培养二部合唱能力 要求:演唱时要注意音量均衡,音色协调统一。 三、新授:继续学唱歌曲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分声部练习; 合在一起唱,加强巩固。 2、找出力度记号。 3、讲讲这几个记号的名称,它们的意义及在音乐情绪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4、完整地把歌谱唱一遍 5、学歌词 (1)听录音机范唱 听完了说说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地力度和情绪去唱?(轻柔、优美) (2)生跟琴唱:分声部练习 (3)再听范唱 (4)合起来练习 注意合唱部分 6、与录音机伴奏一起唱 四、小结: 五、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 3 | 5 3 | 1 ― ‖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C---A 2/4 1 3 | 5 - | 54 32 | 1- || li li li lu 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三、巩固《山谷静悄悄》 1、复习歌曲 听录音范唱,想象美景。 2、唱歌曲,两个声部地地方加强练习。 四、欣赏《羊肠小道》 师:同学们,在大山谷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几条弯弯曲曲地小路,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路上会有些什么样地景色,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经过呢?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羊肠小道走一走。 1、介绍作品的名称及内容,说明《羊肠小道》是《大峡谷组曲》中的一个乐章。 2、初听:整体初步感受作品所描绘的内容与意境。 3、复听:进一步了解作品内容。 提问: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有相同的部分吗,全曲的速度怎样? 分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每小组派一个代表阐述自己组的观点,教师总结。 4、完整的听一次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