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知识 > 歌唱教学 >

唱歌活动中的兴趣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兴趣是人在认识外物基础上的情感动力因素,它是人一切活动的动力基础。活动有兴趣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效率和创造力,并且乐趣无穷;相反,无兴趣也就无动力,无效果。歌唱的兴趣“表现出心理上对该类音乐认识的优先指向性和探究性,并力求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对象,从而领会它、掌握它。” 备注1张凯.音乐心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7页 更进一步讲,如果歌唱的兴趣再往前发展,就会变成一种从事歌唱活动的心理倾向,形成为歌唱爱好。兴趣同其它心理现象相联系,如情绪、意志、意识、能力理想等,它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受个人意志制约,并影响个体理想和信念的建立。从中小学的歌唱学习与教学的调查分析,学生的歌唱兴趣呈现形态各不相同。按心理学的理论可归纳为:1、依据心理需要对象不同而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兴趣。2、依据心理需要满足情况也可以分为短暂性和稳定性的兴趣;3、依据不同的心理倾向也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兴趣。这些兴趣的心理呈现形态只是相对的,不是割裂的,它们在歌唱的实践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的,有时还会相互转化。


  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对学习歌唱有兴趣的时候,学生的歌唱感觉就会更加敏锐,想象力也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在这种状态下的教与学就会达到最佳的境界。因此在歌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着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歌唱兴趣的培养,不断地引导他们热爱歌唱,喜欢歌唱。在具体的歌唱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唱歌的积极性,使之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主动参与,大胆表现。要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还得尊重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主动去想,主动去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情感,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互动,使学生在精神兴奋和情感充沛的状态下学习歌唱。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其歌唱教材的选择和把握,在歌唱教学中多唱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年龄心智特点的歌曲,以达到培养学生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并终身热爱歌唱的目的。


  为了使学生的歌唱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我们在中小学歌唱课的常规教学内容中设置有声音的训练内容。这些发声训练大都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们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一般不太喜欢。因而歌唱技能训练内容的选择、设计及如何运用,如何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并能积极主动地随同教师一道有兴趣地学习歌唱技巧,就成了歌唱课程中极富挑战性的教学科研课题。有非常多的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寻找到一些激发学生学习歌唱技术的方法:如在小学低段将发声训练巧妙设计成非常富有童趣的练习,或用相声词,或模仿小猫小鸟的叫声等,从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出发,多角度挖掘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歌唱的技能技术训练,进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教学效果。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