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基于舞蹈美育功能开发的小学舞蹈课教学

作者: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黄午妍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3-10   点击:

  小学舞蹈教材的选编,既要照顾舞蹈动作的特点,又要注意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舞蹈动作的安排上,有走的、跑的、跳的和转体的动作;也有动作幅度大的伸展性动作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屈体和下蹲的动作。同时,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同时得到统习的机会,舞蹈教材应多采用大家一起跳的集体舞的形式。

  (二)舞蹈音乐的选编与音乐教材相结合

  为了使舞蹈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为了便于舞蹈教学,在选择和创编歌舞时,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歌曲的主题思想明确。因而使舞蹈所要表现的中心有了确定性。

  2.歌曲的题材大都反映了少年儿童的生活,能激发学生感情和表现力,使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有了可靠的依据。

  3.这些歌曲的歌词具有借事抒情的特点,因此,学生在舞蹈中,通过模仿、拟人化的方式,抒发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抒情的主人。

  舞蹈歌曲选自学生相应年级的音乐课本,这就节省了教学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对教唱歌曲的时间。学生对舞蹈歌曲比较熟悉,不仅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巩固、提高所学的舞蹈,也有利于活跃学校课外生活。

  (三)教材内容要丰富多样便于教师选用

  小学舞蹈教材的内容是以范例的形式出现,需要按年级编写。教师可根据舞蹈课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以及深的各部分的教学任务的要求自行选择;也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舞蹈基本技术的水平选择内容[4]。选择时,可不受年龄限制,灵活掌握。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了从教材内容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中既要编写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形象稚朴的舞蹈内容,也要编写女学生喜爱的韵律感言、动作幅度大、优美舒展的舞蹈内容和男学生喜爱的刚劲有力、节奏感强、清泼有趣味的舞蹈内容。

  三、小学舞蹈教学的方法

  小学舞蹈教学要建立在舞蹈美育的基础上,又要考虑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因此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这里提出一些包括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一)准确示范,形象生动

  在舞蹈教学中,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要求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示范要动作准确、规范,一般是采用镜面示范的方法;新授课,教师应先给学生做完整的示范,给学生以完整的舞蹈印象。比如模仿兔子、孔雀等动物形象的动作,要求教师准确地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设计动作,再配以符合其活动特征的动律,如跳踢步、蹦跳步等步伐,使小学生较快掌握动作要领。

  (二)歌舞结合,节奏鲜明

  根据小学生学习模式及特点,舞蹈的教学特别适合采用歌舞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舞蹈前,先让学生学唱舞蹈的歌曲。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拍手或踏脚的方法,熟悉、掌握歌曲节奏的快慢与较弱。教师也可根据歌曲和舞蹈动作的特点,带领学生做一拍一动,两拍一动,三拍一动……的各种变换节奏的动作,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和节奏感。我国丰富的民间舞蹈蕴含着各民族舞蹈文化,不同地域舞蹈风格各异,节奏、律动也不同。比如维吾尔族舞蹈选用儿歌《我来自新疆》,采用绕腕、点晃等动作体现其切分音节奏;蒙古族舞蹈选用儿歌《快乐的牧羊人》采用硬肩、耸肩、绕肩等动作展现草原小牧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在歌舞的教学中,要善于揭示歌词的主题及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开阔思路引导学生多思、深思。通过舞蹈教学,启发学生对生活、理想、艺术和科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引导,思维创新

  小学生的舞蹈教学不能一味追求动作的标准性和技术技巧的难度,舞蹈美育最重要的是对小学生情感表达的开发,要使得小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从而激发小学生思维创造力。比如设计下雨的场景,提示同学们用快慢不同的步伐表现风雨大小的变化;引导同学积极想象下雨时看到过的事物,鼓励他们创编表现下雨时贪玩的心情等。通过舞蹈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小学生舞蹈的学习更具趣味性、思维性。

  (四)分步教学,循序渐进

  教师要根据舞蹈课的任务,教学内容以及课的生理负荷等,通盘考虑,选择舞蹈教材的内容。在教授新的舞蹈教材时,应有目的地复习已学内容,便于学生巩固、提高。同时,要把舞蹈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为普及学校舞蹈活动打基础。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