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探索

作者:青岛市即墨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中心 逄文品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

  比如,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京剧的内容。京剧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并且也是我国的国粹,小学音乐教师要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结合,让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京剧。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能够了解京剧的起源、唱腔等。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借助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说教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让小学生们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掌握一段传统的音乐曲目,让学习小组内所有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次,竞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两首完全不同的歌曲,让小学生们听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且说出自己对不同背景文化的音乐认识,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历史故事,从而进一步充实音乐课堂的教育内涵,以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音乐常识的了解,并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分为: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乐器等五类音乐表现形式。每一个种类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选择性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们讲解一些有趣的历史音乐知识,不断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同时,音乐教师可以让那些会传统乐器的学生上台表演,进而提高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程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中国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新颖的乐器,给学生创造逼真的课堂情景,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身对歌曲情感美的感受。在音乐教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轻音乐,让学生仔细听音乐,并说出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之后,教师将这些乐器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接触相同类型的乐器并尝试演奏、弹奏和演唱,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了解,积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热爱。中国传统乐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向学生讲解一些流行民族乐器的具体知识,并为学生演奏相关的民族乐器。教师更应该向学生介绍民族歌曲的一些内涵,使其体会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同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音乐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获取小学音乐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渠道单一,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他们对音乐情感的感受。目前,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小学音乐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注入自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而目前小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音乐情感体验的因素融入其中。这就要求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借助现代技术加深自身对歌曲理念与内容的感受,通过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并训练学生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音乐课堂上由浅入深地学习音乐知识,这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说明教师需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让他们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音乐情感体验。

  (五)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发芽

  1. 在音乐故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音乐教学材料给小学生们讲一些音乐故事,把从古至今的一些音乐家、名人以及趣闻逸事等用故事的方式给小朋友们讲解出来,或者是让小学生们自己进行讲解,进而让小学生在心中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在音乐律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的天性能够在音乐律动或者音乐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其能够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充分展现出小学生的个性,并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让小学生活跃起来、动起来,让他们在唱、跳中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把音乐中特有的德育渗透功能发挥出来,让小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 在音乐技巧训练中渗透传统文化

  音乐知识的教学,是训练学习者音乐素养、想象力和音乐技巧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在音乐合奏练习时,严格要求学生声音大小要一样,声部要均匀配合。他们要时时感觉到团队音乐的和谐以及和音效果产生的美,体会到团队的凝聚力。这样,他们就懂得了自主管理,懂得了沟通,懂得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遵纪守法,亲身体会到了团结之美,产生了集体主义思想。

  (六)在歌曲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传统文化,歌曲只是呈现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通过给小学生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在让小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小学生能够在歌曲演唱的时候做到声情并茂,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演唱能力。

  综上所述,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声乐素质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所以,学校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深层次研究,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这就要求学校音乐教师进一步革新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与品质,促进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瑶瑶《小学音乐古诗词歌曲教学方式实践研究》,《新课程》2022年第21期。

  [2]乔鹏燕《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第3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